微信公众号
注册 登录

3000强沙龙之联想高岚女士专访

chinahrd 2011-03-25 09:59
国际化进程中的联想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联想与同时期所有的中国企业一样,在机会与挑战中,艰难的发展并顽强的生存下来。其中,最应该归功于联想对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早在1994年,联想就已经有了一条铁律,我们称之“联想天条&rd

    国际化进程中的联想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联想与同时期所有的中国企业一样,在机会与挑战中,艰难的发展并顽强的生存下来。其中,最应该归功于联想对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早在1994年,联想就已经有了一条铁律,我们称之“联想天条”,这个天条是所有联想人都不能触犯的,一旦触犯立即解除合同。其内容是:第一,不得行贿受贿;第二,不得兼职;第三,工薪保密。行贿受贿,考验人的意志;兼职行为,是引起很多利益冲突的根源。而之所以需要工薪保密,实际上是为了保障公平性,保证按劳付酬,多劳多得。高岚认为,“联想天条”的发布在根本上捍卫了企业的正气,是联想得以健康发展至今的基石。

    从2000年开始,联想已经不满足于做中国市场的老大,也不满足于亚洲的成功,开始设置更高的目标,并不断地去追求。2004年,联想并购了IBM的PC业务,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这一决策也是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和准备的。一直到08年底,联想经历的都是国际化的融合阶段——一个传统中国企业,与一个老牌美国企业的碰撞,我们的眼前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此前的国际化问题,都来自外企进入亚洲、进入中国的经验。而联想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联想很清楚也很坚定地认为,国际化的学费必须要付。

    柳总经常说,原来你做得再成功,也只是在中国的成功,要想管理一个国际企业、跨国公司,就得向别人学。

    2004年到2008年,在这四年里,原中国联想中的管理者,飞快地成长起来,整个组织的学习能力,令高岚非常叹服。当时40岁的杨元庆,在没有一点英文基础的情况下,开始学英文。每天早上8点来到公司,先学一小时英文,日复一日,坚持了 4年。从任何会议都要带翻译,到不再依靠翻译。这个国际化进程,确实非常艰苦,但也是联想人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语言还只是一个工具,至于西方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员、市场、业务等,更是一个巨大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历时5年,09年年初,适逢金融危机这个客观时机,联想毅然作出决定,提前结束学习过程,元庆做了CEO,柳总做董事会主席,按照联想的管理三要素来梳理企业。

    联想的管理三要素简单的说,就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这三要素,从上到下,贯穿了联想的管理层,简单易学,一直坚持至今。在联想的国际化发展与回归过程中,也运用了三要素。

    首先,搭班子,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杨元庆担任CEO,一个荷兰人负责成熟市场,陈绍鹏负责新兴市场,刘军负责产品集团,CFO是一个香港人,全球HRD是一个美国人,供应链总负责人也是一个美国人。这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高管团队。

    第二,定战略。联想制定了一个非常直接、非常清晰的战略。联想内部分为两个市场集团,一个是新兴市场集团,一个是成熟市场集团。成熟市场集团就是打一场保卫战,因为联想在国外已经有了很好的IBM品牌效应,很好的利润率,联想要保证这个利润率进一步扩大,保证固有的品牌效应能够继续发扬。在新兴市场,联想打的是进攻战,比如,家用电脑的市场占有率是很少的,那里就有很多机会。保卫战和进攻战,使得联想能够把全球的业务量定位的非常清楚,清晰明了。

    第三,带队伍。就是让员工了解战略,了解公司的前进方向,了解公司推崇什么样的文化和精神。对于全球化来说,带队伍的主要工作有三方面:首先,公司的领导层要有全球眼光,也要懂得全球业务的管理方法;第二,管理要有体系保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联想用的都是非常先进的HR管理体系。

    人才全球化和全球化人才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讲,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企业实现人才的全球化。

    联想在中国和美国都有人才库,高岚认为,把这些公司内部的人才培养成全球人才,实际上就是让这些人才和技术一起进行全球性的流动。这个流动包括几个方面:“一方面,在当地吸引那些有全球化眼光、全球化经验、全球化能力的人加入我们的团队,同时,新鲜血液流入,那些不能适应全球化的员工就要流出了。在跨国公司和国内公司,对员工基础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在跨国公司,召开电话会议的能力是最基础的能力,能够在电话会议商讨、解决和计划时,充分表达观点和意见。在联想,还要求具备一个特殊能力,就是复盘,复盘是围棋术语,就是将下完的棋局重新演练一遍。通过复盘检查自己做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总结经验教训。

    另一方面,就是人才库之间的流动,简单的说就是请进来和走出去,联想让中国员工走出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国际化管理方法;同时,也让国外的同事了解中国。

    在让员工走出去这方面,联想秉持“7-20-10”学习法则,注意让人才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参加一些全球化项目,让他们到其他国家锻炼,包括短期的和长期的,通过这种实际的体验,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转化成为全球化的能力。同时,让他们从其他同事那里学习怎么管理跨国业务。一方面学习英文,一方面学习文化。高岚尤其重视跨文化能力,她认为:“管理一个跨国公司,对跨文化的了解是特别重要的,即便你英文再好,你没有跨文化的能力,也是没用的。我们发现,派出去的很多员工,能够很快融入当地文化的,是最容易成功的。”

    在“请进来”这方面,联想将其他国家的人才和同事带到中国来时,除了让他们参加会议,了解联想以外,还会把他们带到联想的合作伙伴那里去,让他们从合作伙伴的角度看联想是怎么做业务的。比如,联想会带其他国家的同事到渠道、店面,让他们通过这些渠道了解人们为什么愿意跟联想合作,为什么喜欢买联想的产品。通过这些方式,给外国同事提供机会,让他们了解联想在中国的成功经验。此外,除了让他们了解业务以外,联想人力资源部还会安排半天时间让他们体验中国文化。联想有一个培养优秀国外人才的项目,选出国外有潜质成为领导的人才,让他们在中国呆6个月、10个月不等,让他们在中国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相当于在中药铺里抓出各种各样的药,然后煎成一服药让他们服用。

    高岚认为:“全球化人才首先得了解全球市场,有全球视野,同时有战略性的思维能力和强大的跨文化执行力。跨文化执行力跟当地的文化息息相关,在不同的文化下执行战略所采取的手段是不一样的。其次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目前在PC市场中,毛利率非常低,如果想在行业里有长远的发展,产品的创新非常重要的,那么就要求我们的人员具有很高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这方面联想具有很大的优势,联想之所以能够实现蛇吞象,就是因为它具有这种能力。”

    高岚女士   联想人力资源副总裁

    本文节选自《管理@人》2011年第2-3期杂志,更多内容请订购《管理@人》杂志。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