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团队引导师赵磊的空间 > 博客
赵磊:会后没跟进,还不如不开
2020-12-10 14:40:43 | 会议 , 开会 , 沟通

工作坊前期进行调研的时候,我经常能够从参与者的表情中,读出他们对会议的无奈。一开始我觉得可能是过去的会议中,大家无法达成共识,亦或会议内容不能切中要害,所以大家对于会议并不太抱有希望。

慢慢我发现,真正的问题可能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大家激烈的发表了一通意见,却只是说说罢了,并没有实质性的行动;

2.会上达成了改善措施,会后却缺乏执行;

其实只是走过场

需要肯定的是,我经历过的会议中,绝大多数参与者都会很认真的参与讨论。他们就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提出关联性的核心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方案,表达迫切心情。最终却发现,他们在会议上的发言,并不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会议的组织者,只是希望问题在技术层面上有所改进,并不要求或者无力在更大范畴内获得解决。参与者的积极讨论,都成了一种“走过场”;听取大家意见,也只是想表现一下自己的无奈,并没有想获得太多的改变。

于是,人们开始对这样的会议表示失望,并试图拒绝参与这样的会议:

“老板说,明天要再开个会, 讨论一下这件事

又开会?上次大家提的建议怎么样了?

又开会?上次大家提的建议怎么样了?

这些内容过去都说过,没有一次执行的!这次我不想参加了!!”

上次大家提的建议怎么样了?

会后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另外一种会议的情况,会觉得更加可惜。参与者们在会议上确定了策略方案,甚至形成了行动计划。最终却在执行环节虎头蛇尾。即没人跟进,也没人落实,更没人汇报。虽然会议明确了由谁牵头,但没有监督的承诺,最终只会停留在口头上。

而且,有很多会议的执行结果,并不会在下一次会议中向大家通报。会开完,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参与者即看不到责任人做了什么,也看不到组织有哪些改变。

以下是会议中较为常见的几个现象:

.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人,而仅仅落实在某个职能上;

.缺乏对成果的明确描述,只是说了要做,做成什么样没有明确;

.在会议上不谈可能遇到的障碍;

.行动计划时间跨度太长,缺乏能够让大家看到进度的里程碑;

.时间太紧,没时间讨论具体行动计划;

.只是强调“会后完成、会后提交”,却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

.没有报告机制,人们不清楚有没有推进,以及推进结果如何;

如何进行干预?

会议主持人或引导师,如果在前期沟通中,发现团队存在这两种情况,建议按以下思路,对你的会议流程和会议细节进行调整,并在会议过程中严格执行。

1.认真了解团队成员,在过往针对这个主题的研讨过程中,对于问题的看法,以便发现讨论的核心主题与诉求,评估会议成果;

2.评估过往会议无结论或会后不落实的情况,是否为组织潜在工作习惯?如果在日常工作中,就存在类似问题,那就需要在会议过程中,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与干预;以便于为未来的计划推动树立一个榜样;

我现场经常会这样做......“我观察到刚才大家就这个想法达成了一致,我想我们需要把这件事落实下去,所以我想知道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哪位伙伴负责这件事?什么时间开始?时间节点是如何规划的?结果是什么?汇报给谁?还有哪位伙伴需要参与其中?谁来对进程进行跟踪?”

3.在会议现场留出足够多的时间,用于行动计划的讨论。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往往只有在责任人确定了以后,拉锯战才真正开始。前期的讨论中,因为没有涉及到谁来干,所以大家都表现的积极主动。一旦具体到行动的时候,针对资源 、人员、条件的沟通协商,会占很长的时间;

4.别让时间节点跨度太长。当行动计划是以月度、季度甚至更长的时间规划时,我都会比较担心。太长的时间跨度,意味着事件会延着不可控的方向狂奔。所以,我会要求参会者以周为单位标定里程碑,这样更有助于管控;

5.别把计划当成成果。很多时候人们都说我有行动计划啊。我们习惯说的那个计划,其实只是表明我要做什么,而没有说要完成什么。往往人们总是觉得,列入计划自然就是要完成啊。却忽视了计划只是一个动作描述,却不是一个结果描述。大多数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我们会把重心放在评估是否做了这个动作,却忽略了结果对于目标的重要性。

6.最重要一点:在会前与高管沟通并确认,会后由谁负责会议中形成的决定的跟进。这个信息要在会议开始阶段就予以明确,并在会议结束前将过程中产生的结果进行公示,比如协调会议、阶段进程、阶段成果等等。

会后缺乏后续跟进,影响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会议效率的怀疑,更会质疑管理层的工作理念。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是,会议中的哪些细节体现了组织文化中不好的部分?如何能够让这些方面的改善,对组织效率提升产生积极影响?这个问题的答案会使组织获益匪浅。(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