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岩说的空间 > 博客
提升阅读效果,用阅读构建你的知识体系,只需四步
2020-02-16 22:27:25
上学的时候偏科很严重,对语文很感兴趣,对数学、物理、英语有种莫名的排斥,我想除了因为班主任总是语文老师外,还有就是自己对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现在想来那个时候学习语文完全是一种笨方法,其实就是死磕。死扣每个发音、每个词语、每个段落,以及每篇课文,虽然成绩还不错,但是效率很低下,还导致了偏科,从而影响了综合成绩。
上学期间养成的这种看书、阅读的习惯直接影响了以后的很多岁月。看书很慢、看了前面忘记了后面,一本书反反复复可能要看好几遍。看的书也是零零碎碎、不成系统,看过的书就像补丁一样,一块块的缝补在了自己的知识库中,等要用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因为不牢靠而消失不见了。
工作多年以后,也看过很多关于阅读方面的书籍,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经典书籍,看过之后有很大启发,知道了看书要分类别,有些书只需要浏览,有些书需要细品,有些书需要博览群书。
后来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阅读方法还不全面,根据这个阅读方法阅读的是一本本的书,而很少考虑个人成长、个人能力提升,看似知识越积越多,但自己的知识库却变的越来越碎、越来越破,根本不成体系。
1.关于阅读,都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阅读的越多越好
有很多人崇尚阅读,认为书读的越多越好,他们认为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读点总归没有错。所以,我们就经常能在朋友圈中看到“一年读了100本书,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等等之类的读书文章。
读书多了是有用,但是在一个人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不加区分的去阅读,可能会延误你在专业上的精进。每本书都是作者个人思想的汇集,读的多了,你的脑中就会充满各种思想,如果没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可能就会被各类作者的思想所左右而迷失。
误区二,只有精读才是真正的阅读
有的人拿到书就要死磕,不把书翻烂不会停手,看完一本书做的笔记就有两本书厚,这类读者认为只有这样才是读懂一本书,才能把书中的知识完全吸收了。
首先,我们不是研究者,花费大力气读书,对自己的帮助有多大值得商榷。其次,一本书是否对自己有帮助,关键还是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只有书的内容符合自己的情况,才能促进个人的成长。
误区三,阅读一定要弄懂书中的每一句话
很多人有阅读反复回看的习惯,遇到一句不懂的就会在这句话上反复纠结、研究,查阅资料,知道完全明白之后才继续阅读下去,如果有一句不明白的就不再继续读下去。
其实,无论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一本书的价值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且在一本书中不懂的地方,有可能在另一本书中找到答案。
如果因为一句话而影响了阅读的进度,不但会影响整本书的思路,也会因此影响你看书的心情。
2.阅读的本质是什么?
现在知识来源非常广,微信、微博、知乎、头条、书籍、报刊、专家、同事、朋友等等,你想获得某方面的知识,只有打开电脑,轻轻一点就能获得。
所以,很多人就陷入了知识收藏癖,看到网上一片好的文章就点赞+收藏,看到一门好的课程就下单购买,通过这样刻意寻找信息和资料,然后收藏、贴标签、归档的方式,有人就认为是在做“知识管理”,现在收集的资料以后可以随时用的到,而真相是这样日积月累收藏、学习的知识碎片并不是“知识管理”,对自己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当你真正用到收藏的知识时,你就找不到藏在哪里了。
《天龙八部》里,姑苏王夫人家收藏了大量武学典籍。的,“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学典籍,尽集于斯。收藏武学典籍的地方称为“琅嬛福地”,书架上有‘昆仑派’‘少林派’‘四川青城派’‘山东蓬莱派’等,也有‘大理段氏’的,‘少林派’的,其中在'少林派'签条下注‘缺易筋经’,在‘丐帮’的签条下注‘缺降龙十八掌’,在‘大理段氏’的签条下注‘缺一阳指法、六脉神剑剑法,憾甚’的字样。”虽然收藏了大量武学典籍,但是姑苏王家却没有一个武林高手,别说一流,二流都很勉强。
可见,收藏的多,对自己不一定有帮助。
关键就在于,任何阅读行为,都要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书为中心,而自己的中心就是个人的知识体系。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一书,作者中总结了三个阅读的目的:为了娱乐消遣而阅读;为了掌握资讯而阅读,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为了阅读消遣而阅读,这类人就是没事找事,没有研究的价值。后面两种阅读目的,其实都指向一个目的:为了个人。
掌握资讯为了干什么?写论文?写书?写文章?还是为了了解某个知识?
增进理解是关于哪方面的?沟通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信息分析能力?
所以,两者最终都落在了增加个人的某种能力上。
古人讲,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治标还要治本。
所以,在阅读这件事上,本质就是阅读要和你的知识体系挂钩,阅读要服务于你的知识体系。
3.打造个人的阅读知识体系
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牛人,一年看了很多书,几百本甚至上千本,看后就能对外侃侃而谈,逻辑清晰,思路敏捷,谈的内容不但涉及书中的观点,而且能够做到旁征博引,进而著书立说。比如,据说,巴菲特每天要看几百页书,一顿巴菲特午餐就要拍卖几百万美元,和巴菲特共进晚餐的人都会被巴菲特的智慧之言所折服。另外一种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狂人,一年也能看很多书,但是,看过之后记住的都是一个个的知识点,各个知识点之间逻辑还不通。比如我就曾经一年看完了四大名著,金庸很多的武侠小说,但是过后也仅仅记住了书中的几个人物,几个故事,至于对个人能力提升等方面感觉一点没有,但是有些真正的牛人从《西游记》一本书就能总结出团队管理、企业发展等发明的道理。
所以,只有明确阅读的目的,把握阅读的方向,才能提升个人能力。
个人知识体系有哪些构成的呢?
在我看来,个人知识体系有三部分构成:核心知识体系、专业知识体系和辅助知识体系。
核心知识体系
核心知识体系是一个人的基础能力,也可以看成是能力的能力。这类能力不会随着你的行业、岗位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你无论到哪些行业,从事什么岗位,这些能力都能用上,而没有适应期,也不需要重新学习。这些能力往往内涵在一个人的身体内,没有外在表现,只有通过一个人做事的时候才会显现出来。
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举国推行的教育改革围绕着“与工作相关的核心能力”展开。所有与工作相关的能力都可以归入7类核心能力,分别是:
•沟通表达的能力;
•信息处理的能力;
•运用科技的能力;
•计划组织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合作的能力;
•数学概念的能力。
根据这个研究,我总结为四个核心能力:学习反思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反思能力,能够让你在进入一个陌生领域时,知道从何下手,迅速找到突破口,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归纳、整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类信息。
沟通表达能力,能够让你在与人合作中把问题数清楚,减少分歧点,找到共同点,能够让你说服别人和你保持统一性。
解决问题能力,能够让你识别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推进实施,并在问题解决后总结归纳,为下一轮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
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让你无论学习、做事的时候能够保持思辨思维,而不是被市面上到处泛滥的鸡汤思想而左右,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逻辑思考力。
核心知识体系的内容最少,但却决定着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高度,它决定着你事业的方向。
专业知识体系
专业知识体系是你做工作、做事业的时候需要的能力。比如你是做IT工程师,你就要掌握计算机编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你做财务工作的就要会财务分析、成本核算等当面的知识技能。你是自己开公司的,不不但要懂财务,可能还要懂市场营销,有领导能力、授权能力、计划、组织等能力。
专业知识体系相对核心知识体系来说,内容上要多出很多,如果核心知识属于战略层,那专业知识体系就属于战术层面了。
辅助知识体系
辅助知识体系是辅助你做好专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这类知识往往看起来很关键,其实本质就是辅助你更好更快的工作。但是,现实中,很多人把辅助知识体系当成了职业发展的重要能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比如很多人花大量时间去学习一些软件的操作,花大量过的时候搜集、整理各类信息、知识点,笔记记了一大堆,电脑硬盘下爆,搜集的教程成百上千,但是,一旦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还是束手无策。
辅助知识体系看似庞大、而且对个人的帮助立竿见影,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来看帮助是有限的。而且这些知识往往随着科技进步,很容易过时、陈旧,所以需要时时学习。
核心知识体系、专业知识体系和辅助知识体系构成了一个人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围绕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展开。
4.让知识体系引导你的阅读方向,让阅读筑实你的知识体系
阅读要以个人的知识体系为行动指南,在选择书籍的时候,要选择自己知识体系内的书籍进行阅读,书中的知识就能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对照个人知识体系,选择书籍
阅读要以个人的知识体系为行动指南,在选择书籍的时候,要选择自己知识体系内的书籍进行阅读,书中的知识就能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如果书籍不属于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即使书很好,也要舍弃,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而世界上好的书籍太多,你不可能全部都看过来。
快速浏览以决定一本书的价值
无论你是为了获得信息、获取灵感、还是为了学到知识、技能,还是提升个人某方面的能力,在拿到一本书以后都需要进行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在开始看内容之前,先用最快的速度了解作者简介,目录、序言,索引、推荐信息等,这些看完后就大概的翻几页书里面的内容。通过快速阅读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这本书是否是自己要找的书,书的价值如何,如果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迅速舍弃,而不要再浪费时间。如果是自己需要的,就做进一步处理。
快速阅读的方法:
打开视野宽度
我们以往看书之所以慢,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看书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这样的结果除了看书慢以外,还容易造成回读和默读,而这两样都会影响阅读速度和记忆效果。
看书的视野宽度就是,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段落,看书的时候尽量以段落为单位进行看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看书的\视野宽度\就是,\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段落,看书的时候\尽量\以段落为单位\进行看\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经过训练以后,我们看书的视野宽度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把一句话分成的段落更少。
看书的视野宽度就是,\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段落,\看书的时候\尽量以段落为单位进行看\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经过这样的方式训练一段时间后,还可以进行竖式阅读,就是把整个一大段或者一页纸作为一个整体,阅读的时候抓住内容中的几个关键字进行阅读。
“农历六月初十,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盛夏热闹纷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来;连一些最爱叫唤的虫子也都悄没声响了,似乎处在一种急躁不安的等待中。地上没一丝风尘;河里的青蛙纷纷跳上岸,没命地向两岸的庄稼地和公路上蹦蹿着。天闷热得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的老牛山那边铺过来。地平线上,已经有一些零碎而短促的闪电,但还没有打雷。只听见那低沉的、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从远方的天空传来,带给人一种恐怖的信息——一场大雷雨就要到来了。
这时候,高家村高玉德民办教师的独生儿子高加林,正光着上身,从村前的小河里蹚水过来,几乎是跑着向自己家里走去。他是刚从公社开毕教师会回来的,此刻,浑身大汗淋漓,汗衫和那件漂亮的深蓝的确良夏衣提在手里,匆忙地进了村,上了田畔,一头扑进了家门。他刚站在自家窑里的脚地上,就听见外面传来一声低沉的闷雷的吼声。
父亲正赤脚片儿蹲在炕上抽旱烟,一只手悠闲地捋着下巴上的一撮白胡子。他母亲颠着小脚往炕上端饭
老两口见儿子回来,两张核桃皮皱脸立刻笑得像两朵花。他们显然庆幸儿子赶在大雨之前进了家门。同时,在他们看来,亲爱的儿子走了不是五天,而是五年;像是从什么天涯海角归来似的。”
通过阅读一页书中的关键信息,我们也能掌握整页书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当然这个要经过长期训练的。
一般在泛读、为了获得书中信息、或读小数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竖式阅读,目的是了解书中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了解书中内容。
手指辅助阅读
看书的时候用手指着阅读,你会发现阅读速度会快很多,但是,等阅读速度提高以后,尽量不要再用手指辅助阅读,因为很多时候阅读的是电子书,手指会有很大局限性。
精度以吃透书中的内容
如果自己是为了获得书中的知识、行文框架、思维框架,就需要对书进一步精度。精度就是多次读,而不是只读一遍,而且在每段重要文字、章节的地方还要做读书笔记,写下自己的感受,整本书读完后,还要对整本书做个读书笔记,知识归纳,技能梳理,整理出整本书的逻辑框架,重点知识,书中的技能做好摘录,并制订知识、技能运用计划。
将书籍中的精华与个人的学习心底、运用计划整合进个人知识体系
按照知识、技能运用计划后的结果,结合精度中记录的笔记、心得,把整本书的精华和个人运用的成果经过整理后融入个人的知识体系,并在以后经常运用直到内化为个人的知识、技能为止。
以个人知识体系为指向的阅读,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阅读。在个人的知识体系下,你阅读的越多,吸收的能量越大,个人能力倍增的速度也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