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爆炸的荷兰豆的空间 > 博客
为何我们“害怕”成为一个普通人?
2020-03-03 09:29:04 | 普通人 , 能力
文:Miss蘑菇姑姑
来源:Miss蘑菇姑姑(ID:housewife-online)
原文标题:“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超越平凡”|为何“害怕”成为一个普通人?

曾经看过一则鸡汤文说的这个意思:

当别人的孩子都在起跑线抢跑的时候,

我接受孩子终将成为一个普通人,

因为这个世界有人要当冠军,也要有在旁边站着鼓掌的人……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据说这篇文章还成为了高考作文题目的材料。)

作为鸡汤,

这篇文章的缺点就是“对则对,然后呢?

观点很难让人反驳,逻辑通顺,

但做——不——到!

这么简单道理,多数父母不是不懂,

但还是不由自主地加入了“抢跑”的队伍。

并不是父母虚荣到一定要让孩子非凡不可,

而是,“站在路边鼓掌”,对如今的社会来说,

也许比去中间跑步“更难”,

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可能?

1、“普通人”的定义

首先来看什么是你所认为的“普通人”。

只要上街随便采访几个人,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人们对“普通人”的定义跟落后差不多。

“普通,就是别人住豪宅,你去抢经济适用房还没资格,普通,就是只能去公立医院,永远挂不上号,普通就是只能让孩子上家门口最破的小学,不能进私立名校……”

“普通”的定义,很多时候不是不成功,还约等于相对来说“落后”,社会资源比较少。社会资源少, 在今天的语境下,意思跟“输”差不多。

所以,如果以前的社会,你当“普通人“,意味着有一套小房子、有糊口的工作,有差不多的职业地位……那现在的普通人,不是等于“没有赢,还很不错”,而等于人群中的“输家”。

这是一种真实的体验。虽然我们知道自己过着普通的生活,但“输”是一种感受,因为我们比对的是可能性,是看到的更多的可能。

另外,我们对“普通人”的第二层定义里,还有一种未能自我实现的意义。

我们普遍认同的个人实现的定义里,就有“与众不同”的含义,但这种 to be different 不是强调多元化的个性特征,而是一种标准化的成就。

于是这样看来,“普通人”又是一群不能自我实现的人,他们做不了最不一样的自己,也约等于没有奋斗成功、在社会上不重要的人。

去看看如今的相亲节目、偶像剧的“势利”就知道了,如果没有优质帅哥、美女这个节目和剧就不成功,而所谓优质,就是要梦幻化,不是霸道总裁,或者精英白领。

夸一个女人是美女,相当于夸她“有钱”,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的女人,长相是普通的,但“消费”可以改变容貌,很多女人攀比的不是“美”,是消费。

这是一整套逻辑,人的价值来自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主要的定义是你处在资本的高级链条里——地位、财富才是所有人羡慕的。

如果,与资源挂钩的才是美好生活,那么,做个普通人,就要意味着永远的失落。

2、“普通人”作为潜意识投射

一个正常的“普通人”的概念,是中性的,它其实是——安居乐业的大多数人。

但是,普通人这个概念,如今却与“恐慌”相连,不但一种“没起色,没光彩的生活”和它所指相连,还有人在这两个字上投射生存屈辱、创伤……

前不久,北大心理学博士李松蔚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孩子在一土的第一年》(原文链接),讲述了自己的孩子在一土学校学习一年里,作为父亲他自己得到的教育感触,他的观点是——最好的教育不过是培养孩子回到一个“普通人”的状态。

有网友在文章下留言:

这个网友认为,李老师你都是北大毕业生和北大老师了,你已经不是正常普通人了,你说的教育目标是“普通人”和你自己的优秀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评论区里有比这个网友更不客气的说法“普通人,正因为你不是普通人你才敢让孩子做普通人,我们普通人才不敢让孩子做普通人呢。”

李老师的回答也很诡异,他答非所问地说,“每个人都在孩子身上投射自己求而不得的影子”。

我理解,李老师说的是他个人在“普通人”这个概念里投射的是自己有关自由人的理想。李松蔚一路考到北大的人,是我们这一代里通过成绩优异,也是最普遍的跃升阶级的路。然而,李老师自己是在体制内的教育里感受到的并不是自由教育,而是权威教育;另一方面,他也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接触很多北大清华的优秀学生,深刻体会现在教育制度中没有赢家,那些最优秀学生存在的创伤,让他们的优秀毫无意义。

李老师所认为的普通人难得,是因为他觉得为了所谓“不普通”,人们付出了很多的代价。所以,他所期待的“普通”,是一种回归,回归自然的人性。所以他放弃自己的孩子去北大附小这样的传统选择,选择新式教育。

3、当今社会给予我们做普通人的条件

如果把以资本不断自我增值为动力的社会化大生产看作是机器,那么这台大机器对每个人的要求有两个,第一是成为社会大生产的螺丝钉,嵌入进去,第二是不断成为消费的动力,鼓动起个体的强烈欲望,刺激再生产。

因此这样的社会对每个人的精神塑造有两个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抹去个性,去为效率服务,它说“作为一个人你不重要”;另一方面,它又告诉你,“你应该极大解放自己的欲望,你最重要,因为要住大房子、大车子,有地位,有更高的价值”。

在两者之间,我们体验到的是“分裂的生活”。工作的时候,你不觉得,我们都在说“我不存在吗?”,“自己怎么感知不重要,关键是要把事情做好!”但下班之后,你不觉得我们疯狂找回自己吗?大吃大喝、熬夜不睡、疯狂打游戏…… 都是一种“补偿”。

两者的共同点是,“真正的自我”被压抑,只有一个我被承认,就是作为欲望主体的我,在生产和消费!那到底“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呢?我感知到的,和没感知却让我隐隐痛苦的哪一个“我”是真实的呢?

不管你承认与否。作为一个普通人,最深刻的感触是总有隐隐的困惑和不高兴,也许这就是现代社会大规模的心理失调的来源。

因为找不到真正的高兴,所以这会让我们想做更高级版的自己,用这份“不普通”(更精英)去获得高兴。其路径也许不对,但愿望是真实的。

这也是父母对孩子期待的投射。“你的未来要比我好,不要这么普通,这么不开心。”这是我们臆想出来的跃升,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最终开心的途径在哪里!

说到这里,再一次让我们回到那篇鸡汤文章里说的“普通人”, 它所定义的其实是一个一个心态平和的自由人,这在这种时代精神下是多么难!

谁也阻挡不了那种被裹挟的洪流和焦虑。公平看待这个时代,就会发现这个社会其实没有做普通人的条件。

4 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能做“普通人”

在李松蔚《孩子在一土的第一年》这篇文章后面,引用了张春老师写过的一段话,他讨论教育的目标,也给出了一个真正的“普通人”的定义。

原文如下:

成为一个普通的自然的人,我觉得的确是需要学习的。体健貌端,有个安身立命的本领,一些健康的人际关系,行为谈吐和情绪都自然真实,了解自己的缺陷,也能欣赏自己,对自己生命的基本感受是良性的,体验式的,没有愧疚和罪恶感。

达成这些的人,我总共也没能认识几个。我自己也没有。人们似乎大都处在一个逼仄的位置,难以获得片刻平静,还要安抚觉得自己本该卓越的心。

正如中医所定义的健康人的目标就是“常人”,一切如常!但在一个疯狂的世界里,正常才是失常!

回归正常,这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健康问题。我想这个世界真正的“普通人”,应该存在于边缘的孤独人群中,他们看起来一点也不起眼,还很失败,但这些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才值得我们“致敬”……

作者简介:Miss蘑菇姑姑,一个深耕心田的书写人,在这个世界做一个专业反省生命的人,记录和陪伴你我的生命进展。本文转载自公众号Miss蘑菇姑姑(ID:housewife-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