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的IG:二流人才凭什么创造一流结果
作者:任康磊 公众号:tobehr
也许大家还记得,去年S8世界赛之后,恭喜“IG夺冠”这句话在朋友圈刷屏。那时候,包括我在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IG是个啥?
一问百度,发现还占了好几条热搜,再看微博,发现连央视新闻的微博都特别报道了IG:
这几天,关于IG战队的消息又开始刷屏了。不过这一次,不是IG又夺冠了,而是IG输了。IG在今年S9《英雄联盟》的世界赛上遗憾的输给了FPX,止步四强。
竞技比赛嘛,冠军只有一个,我们不能苛责一支队伍只要参加比赛就一定要拿冠军。虽然输了,但其实IG还是为自己创造了历史,为中国创造了历史,打出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IG有什么值得好说的呢?
其实,当我们了解这支IG战队的组成之后,再回看他们取得的成绩,会惊叹:“这也行!”
先从IG的老板说起,如果你从来没听说过IG战队,但你一定知道IG战队的老板——国民老公王思聪。
很多朋友认为:王校长嘛,别的没有,就是钱多。这支IG战队应该是王校长砸重金买下了一帮顶尖高手组建起来的队伍吧?
就好像有钱的体育赛事俱乐部喜欢花钱组一支梦之队一样,王校长是不是也组了一支梦之队?
其实不是!这支IG战队在他们没有打出成绩之前,都是群名不见经传的人。
准确的说,王校长组建的这支IG战队,其实是东拼西凑出来的,说得好听一点,他们是一支“拼多多”战队;说得难听一点,他们就是一支“捡破烂”战队!
让我们来看看这支去年S8世界冠军,今年S9杀入4强的队伍,是什么样的阵容:
IG打上单位置的 The shy,一开始在韩国投出了简历想加入SKT战队,可当时队伍里上单位置的选手比较强,SKT战队没要他,后来短暂加入韩国战队Anarchy,却没有上场机会,后来加入了WE。但由于年龄问题,加上WE队伍里的上单位也比较强,也无缘上场。最终,谁都不要的The shy被IG捡了回来。
IG打中单位置的Rookie,是当时IG买Kakao的时候“买一送一”送的“赠品”。结果正品Kakao在IG没打出什么成绩,离开了IG,这个送的赠品Rookie却留下来挑起了大梁。
IG的打野位置Ning,人称宁王,当初是IG战队向PDD战队借的。Ning当时在PDD战队常年打的位置是下路位置,结果IG把他借过来之后用他来充当打野位置。可见当时IG战队有多缺人。
IG打下路位置的Jackeylove,之前是某平台的主播。IG的人有一次无意看直播发现了他,于是就把他淘来打职业比赛。Jackeylove打直播的时候,和Baolan搭档比较默契,他当时来的条件是辅助位置必须是Baolan,当时IG正好辅助位置也没人,于是就让Jackeylove带着Baolan一起进入了IG。
《英雄联盟》这款游戏在世界上存在的时间已有10年,比较强的职业战队和职业选手不胜枚举。王思聪如果真要组一支豪华梦之队,大牌人选其实多得是,只要钱到位,砸钱挖角也不是不行。可IG战队的主力成员都没有很深的职业背景。
说难听一点,对于这个竞技场来说,IG的成员原来都是一帮二流人才,但他们组成一个团队之后,打出的成绩,却是一流的结果:
2018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创造历史)
2018年德玛西亚杯冠军
2019年LPL春季赛冠军
2019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4强
二流的人才不代表没有一流的能力,二流人才组成的团队,也不代表不能成为一支一流的团队。
一切关于团队的故事都向我们证明了,个人强固然重要,但团队强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在传统的体育赛事中,类似的案例也非常多。
比如,NBA 2003-2004赛季的总决赛是洛杉矶湖人队对阵底特律活塞队。所有人都看好湖人队能夺冠,因为双方实力明显湖人占优。当时的湖人队拥有科比、奥尼尔、马龙、佩顿,这个号称“梦幻F4”的明星组合。
而当时的活塞队没有一个球员是明星球员,全队5个人的年薪加在一起还没有科比一个人的年薪水平高。很多人戏称活塞的球员都是NBA里面的蓝领,甚至有人说他们是NBA里面的草根。但活塞队却以4:1赢了湖人队,获得了那一年的总冠军!
那么,二流人才聚在一起,到底凭什么创造一流的结果呢?
团队取胜,靠的绝不是团队中某个高手的个人能力。
强大的团队,真正强大的,是组织能力!
高手可能具备个人能力,但如果他们的组织关系有问题,他们将不能发挥能力。当团队发挥不出组织能力的时候,战略将很难落地。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请了很多高手,甚至都是世界顶级的高手,最后起不到效果的原因。
这一点我们看西游记就知道,西游记团队的组织能力很强,他们的个人能力有的强,有的不强,但他们最后能让战略落地。
组织能力不是个人能力的总和,而是一个团队所发挥的整体战斗力,是一个团队竞争力的DNA,是一个团队在某些方面能够明显超越竞争对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
10人的组织能力,很可能大于100人的组织能力、相同条件之下、相同人数之下,强的组织能力可能让1+1>10,差的组织能力可能让1+1<0。
组织能力是怎么来的呢?
纵观所有的团队,你会发现组织能力的强弱与组织中的三件事有关,分别是与员工能力有关,与员工的思维模式有关,与员工的治理方式也有关系。
1.员工能力
员工能力解决的是员工“会不会”的问题。如何培养员工能力,我们要考虑这些问题:
(1)要打造所需的组织能力,具体需要怎样的人才?他们必须具备什么能力和特质?
(2)企业目前是否有这样的人才储备?主要差距在哪里?
(3)如何引进、培养、保留、借用合适的人才和淘汰不合适的人才?
2.员工思维模式
员工会做不等于员工愿意做,因此打造组织能力的第二个支柱是打造员工的思维模式,它解决的是员工“愿不愿”的问题,让大家每天在工作中所关心、追求和重视的事情与公司所需的组织能力匹配。
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包括:
(1)什么是主管/员工需具备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2)如何建立和落实这些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3.员工治理方式
员工的治理方式,解决的是员工“能不能”的问题。
要做好员工治理,我们要考虑这些问题:
(1)如何设计支持企业战略的组织架构?
(2)如何平衡集权与分权,来充分整合资源?
(3)公司的关键业务流程是否可以标准化或者简介化?
(4)如何建立支持公司战略的信息系统和沟通交流渠道?
当我们能够掌握好带团队的方法,能够增强团队的组织能力,就算手下都是二流人才,同样可以创造一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