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古道陈学杨的空间 > 博客
HR如何看待员工兴趣爱好类的培训分享?
2019-03-25 08:47:27 | 培训 , 兴趣爱好
提问:我是一名培训专员,今年总经理希望提高大家的学习热情,要求人力部门加大内部培训力度。然而,能够分享的专业内容及内部讲师并不多,为了达到总经理的要求,领导准备征集普通员工开展各类培训分享课,例如读书、影视、旅游、美妆、其他生活技巧类分享。通过了解发现很多公司也有类似的课程,而且也很受员工欢迎,但是感觉对工作并没有直接作用。我很困惑,想问一下这种毫无系统的兴趣类分享课程,是否有必要呢?

古道答:

提问者提出的这些培训可以有,但不一定必须有。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企业自身对培训管理的定位

在自己的企业内部,培训到底要管哪些事项?培训需求到底应当定位在什么范围内?这些问题,每个企业的管理都有差异,都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培训,作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和人岗匹配的必要管理手段,在企业内是常见的工作,但是,到底自己所在的企业要把培训做到什么程度呢?我们要从下面的两个维度来考虑这个事情:


(一)企业发展需求

从培训的需求角度来看,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分为刚性的需求非刚性的需求


1、刚性需求

主要指的是为了足现在的,以及为来的岗位需要,从而促进部门、企业的已经任务完成的需求。这样的需求,主要是根据岗位任务对知识、技术、能力、经验以及认知方面的需求,来对岗位所在的人进行培养和训练。大致分为“应知应会”和“提升开发”两个层面。


2、非刚性需求

在企业管理当中,还存在一些软性的管理、间接性的管理,比如:员工的兴趣爱好管理、员工的家庭管理、员工的健康管理(心理和生理)、员工职业规划管理等等。这些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来讲,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可以充分拥有。做好了这些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工作状态、工作动力。

比如,国学教育,可以提升员工的品德修养,从而间接提升员工素质;亲子关系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更好的处理亲子关系,家庭和谐了,从而更少地对工作带来影响;员工的健康知识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提高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其它的一些业余爱好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的兴趣爱好技能,帮助员工在兴趣爱好平台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等等。

对员工的业余兴趣爱好等的培训,还能够彰显企业文化,彰显企业对员工的关怀,提升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凝聚力,对稳定员工队伍有促进作用。


(二)经济效益角度

企业是一个盈利的经济体,最求利润是企业必须要做的事情。除了增加销售利润外,合理控制管理成本也是企业天天都在关注的事情。

培训作为企业的一种成本投入,更加需要关注成本和回报的比率。有的投入,可以立竿见影看到回报,比如生产操作培训,培训合格了,员工可以生产出更多合格的产品,增加销售量和降低损耗;有的投入,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见到回报,比如员工素质培训,培训结束后,不一定就能够提高效益,但是,从长远看,对企业的管理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们常说:看菜吃饭,没钱管饱,有钱吃好

如果企业管理费用多,可以有效的支撑非刚性培训,那是非常好的条件,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查和员工的需求,适当开展非刚性培训。

如果企业管理费用比较紧,那就要优先做刚性的培训,暂不考虑非刚性的培训。


因此,针对这个问题,要从需求、费用和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综合分析后,再向公司做出汇报和建议。毕竟,培训一开展,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都不小。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一切都要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来开展工作,把工作事项和企业发展目标关联性的强弱进行排序,关联性强的工作先做,关联性弱的工作后做。同时,把握“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办好事”的原则,更加有效地推进事项的完成。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最终,效果反映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