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泽尧
什么样的企业才有资格做培训?
在我看来ABC集团公司非常优秀,据说已做到xxxx个亿,他们的干部问老板说:“我们这样花钱培训了,那干部就离职了,怎么办?”这个老板的回答是:“他要走就走咯。”
他其实这里面呢有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老板的战略、老板的目标选择,老板的高度,他能够有相当好的项目去做。他就拿得出钱来做培训,然后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踌躇满志、非常迫切的需要这些干部成长、然后这些干部能够配合他去实现目标,也就是说:它是为了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为了把效率提高才做培训的。
其实这就有点像我们很多——孩子教育是一样的,就是有悟性、头脑好用的人才需要做培训,企业要不要做培训,主要是看这个企业的这种成长性,这个老板的战略的这种——目标的这些定位,有没有给公司创造价值,然后让员工有做不完的事情,然后让员工的能力需要迫切的提高,如果老板的目标、老板的战略都不是很好,然后赚钱也不多、都勉为其难,如果再拿钱去做培训,就实在是太浪费了,只有那些成长性好,目标明确,然后员工能力有差距,然后员工、干部的能力能提升,然后就能帮助他赚钱的这种企业才需要做培训,才舍得花钱来做培训,这一点真的是这样,这就像教育一样:优秀的孩子才需要培训、差的孩子直接让他去打工,去读个技校就行、就工作了,还读什么硕士博士呢?——就不需要做培训的。
所以这里面对我们老板来讲就是:你是要良性循环,还是要恶性循环?对吧,这里面就是:各自都要学习,这叫水涨船高,老板要学习,老板要在更高端上去找到好的一些方向和资源,以及项目。然后内部才有忙不完的事儿,才有项目做,然后才有需要去学习能力,不然的话,那当然成长性就差一点、慢一点咯,反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各有选择的,其实这种选择也不是主观想的,都是由他的能量、由他的能力决定的。
所以,结论是:
1、培训只是帮老板提高赚钱的速度
2、优秀企业才有资格做培训、才比较愿意做培训。
老板如何用培训提高赚钱的速度
民企老板 08:40
单单讲课,培训效果不大的,一定要边做边学,执行性培训才有效果。
李泽尧-有效管理 08:57
我有一个模型,讲的就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老板对员工,至少要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告诉他前方的目标前方的方向,第二个告诉他脚下的路、具体的路径,然后用我的模型表达就叫过程规范、结果标准,或者反过来说叫结果标准然后是过程规范。那么员工按照老板的目标、按照领导者的目标去跑……那跑不到老板所期望的速度,这个时候就需要培训,如果跑的那个路不太好走、然后老板又发现,哎,不是员工能力不行,是整个系统、整个基础建设不好,这个时候就可能要做咨询,或者做管理体系,大概一个企业的这个概念是这样的。所以老板与其说……我们以前都是说公司是一个平台,其实公司更主要是一个配方,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就是老板、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对员工要产生一种点石成金的效果,也就是一种前面提到的化学反应的效果
也就是说,老板不能指望通过培养、通过培训员工,然后让员工去帮他赚钱。不是的!是老板,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有了要做的事情,然后发现员工有哪方面滴不足,然后去培养、培训他,然后让他帮老板更快的把既有的目标,既有的赚钱的方式把它实现的更好一点。如果是说,老板他自己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然后要去把员工培养的比较能干,然后去帮老板赚钱,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些国有企业的做法,老板、领导,他不想做事,然后呢,就培训大家,然后你们帮我做事啊,你们帮我做……所以你会看到,有一些国有企业一天到晚是文山会海,天天要不就发文,要不就开会,他个个都不做事,他个个都是要叫别人做事,都很会吩咐别人……所以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有效率,也不可能这个真正的……他们可能是靠一些垄断资源来赚钱,但是不是靠真正管理者创造价值
民企老板 09:23
这两段说得太好了
响水爆炸与化学反应——老板要有一种“点石成金”的能力
李泽尧-有效管理 08:39
所以,就跟我那个【李氏炒股必赚法】一样,很多人都认为炒股必赚是完全不可能的,但事实上很多事情它——几个要素凑到一起,它就可能了!这就是西方有一个理论,叫格式塔理论,每个要素它单独的看起来没什么,但是合起来那效果就不一样,这里面就像那个江苏响水的爆炸一样,这叫化学反应,就是若干个要素凑到一起,它就会有革命性的一种反馈,一种革命性的一种升化,或者叫爆炸力,或者叫这个价值的放大。所以这里面就是有这个道理,就是说,系统的优化,系统各个要素的优化,然后产生化学反应!
所以老板也是要有这种能力去把这些干部、团队,把它点石成金。
老板不可以无为而治——每个人都必须要创造价值
李泽尧-有效管理 09:25
所以在我的观念当中,我从来不认为老板可以无为而治,如果说老板可以无为而治,那也只是说把相关的体系建立比较好了,然后相对可以歇一口气,只能是这么来表达。所以那个XX的XX最后落到一个非常悲哀的一个地步,最后他自己打脸、打自己的脸,为什么呢?因为他之前说当公司不需要他的时候他就成功了,可是到了二零一六年然后呢公司说要让他滚的时候他又不想走了、他又不想滚了,这个时候他就努力去做各种工作似乎就是为了来保住他那份所谓的xxxx万的年薪……所以……可是最后还是落到一个悲剧、还是走了。因为他就是,虽然他个人很成功,但是他是错误解读了他的成功,他以为可以无为而治、结果二零一六年的时候他说他到美国去读书也是在思考公司的战略问题——这与之前所说“当公司不需要他的时候他就成功了”,纯粹是一种自我打脸、打自己的脸,所以你看看,老板不可能无为而治,每个人都不可能、不可以不创造价值,每个人都必须要创造价值
民企老板 09:28
对, 老板还要把我方向,与时俱进地调整管理体系。
李泽尧-有效管理 09:29
是的
民企老板 09:29
好像是柳传志说:老板的工作就是找钱找人找方向。
李泽尧-有效管理 09:30
[强][强][强]
老板有了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无论是培训还是管理,咨询体系或者等等,都才有了所谓的靶心。打靶要打靶心,这个时候才有了明确的靶心
中国企业融资成本太高?——天道难违,不创造价值会被扫地出门
民企老板 09:32
老板的主要工作,就是找钱、找人、找方向。其中,找钱是第一位的。
资金是制约创业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公司的经营运转,往往需要一笔不小的经费。这笔资本越充分越好,以便于创业者创业时游刃有余,也可以避免在创办早期因各种不可预测的缘故造成周转不够。
我这个企业发展, 年成长率50%, 自有现金流只能支撑20%的成长。再增加30%就得找钱。
李泽尧-有效管理 09:33
XXX的失败就在于他不敬业、不敬业,如果他只是私人老板,他不敬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的公司是上市公司啊,然后股东们对他不满意,就把他扫地出门,这是带有必然性的,换句话说,上市公司的CEO、董事长、职业经理人……等等等等,他就是打工仔(受人之托忠人之事),XXX也就是打工仔,结果他还在那里牛逼哄哄、不敬业,他当然就死的很难看了
这就是李泽尧所谓:天道难违,不创造价值会被扫地出门!
如果你的项目好,你的回报率就会比较高,然后找钱也就应该能够支撑这个所谓的利息,或者叫资金成本
如果项目好,然后经营也比较,经营管理也比较能够好,然后把成本降低,这样利润率才高,然后呢,投资回报或者资金的回报率才会比较高,然后你就很容易轻松的去承担这种资金成本
像你这个年回报,那肯定就比我这个李氏炒股法的10%几要高的多吧,那如果是这样的话说的话好听,只要你用现有的资产去抵押,然后滚动式的去发展,其实每年增长个30%,你知道十年下来要翻几番。也是很恐怖的事情,其实任何一个企业要是每年增长有30%,那30年下来,你看是什么概念
民企老板 09:44
例如我这个销售净利润率是10%,如果增加1000万的流动资金可以支撑3000万的销售额,而借款1000万 的利息是200万,那么 3000*10% = 300 万,这样借款就是值得去做的。当然,300万的净利润并不等于净现金流。 实际上,3000万的销售额需要有200万以上的净现金流才能支撑着1000万的借款。
李泽尧-有效管理 09:48
你1000万的借款要拿200万去做资金成本,相当于年利息20%,在我看来这个就偏高,但是中国这个社会可能真的是怎么说呢,其实就是缺少诚信,你知道吗,整个骗子公司、骗人的老板太多,然后诚心做企业的老板也借不到钱,也就是说也融不到资,我说的是用一个比较相对比较低的成本来融资就是融不到,因为人们缺少信任……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中间环节,不做事吃钱(XX)的人太多了
比如说你现在啊,如果你的那个资金的回报率或者说借款的利率,如果能达到XX%的话,那么从我自己来讲,我就愿意跟你投个xxx万xxxx万。这是真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点,就是比如说抵押或者是这个什么样的,一个这个信用或者说怎么样的一个放心,那整个中国社会这个大环境就是乱来的人太多,那万一遇到什么情况了,这个维权很辛苦啊,这个讨债也很辛苦,所以你看到黑社会为什么能成立,就是因为啊,这个按照正规途径来做,这个维权很辛苦,没有人会帮你
所以我常常讲,我非常的反感,就是一个社会没有公道,然后那样的话呢,就会流氓盛行,然后真正想做事的人啊,就是很辛苦,然后乱来的人天天日子过得很潇洒,就会打劫的、拦路抢劫的太多
比如说xxx,他就认为啊,流氓逻辑很正常。可是在我看来,一个社会如果流氓太多了,就是非常的不正常
民企老板 09:54
年利息20% 只是举例, 实际是10%
重点是很多人搞不清利润率与净现金流。
销售额增加的话,应收款也是在增加的,必须要净现金流能够 cover 借款利息才能保证企业健康成长。
李泽尧-有效管理 09:58
这个是的,如果收款辛苦的话当然就麻烦,当然这里面利润率肯定还要除掉这个资金成本,没错,这个是,但是如果资金成本高,那就说明你本身的净利润就不高了嘛
人才流失就是企业无法做大做久的致命弱点吗?——老板的使命与责任在哪里!
民企老板 10:03
有一个怪圈,新上任的领导很想作为,特别是国有企业,做规划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雄心壮志要探索新思路,结果发现立体阻力超过了想象,微调效果不佳,动大手术伤筋动骨。一般在二年时间左右开始惰化,寻找无为而治的手段,最终达到无疾而终的结果。给企业做咨询,千万不要做长期辅导,为什么现在急需治病不需疗养,因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至少保证短时间内没有痛点。这是企业文化无法固定的根源,农耕文化几千年的根深蒂固,造就了我们缺少工匠精神,缺少忠诚,缺少诚信。从大学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脑袋短时间爆发户精神,让我们有时找不到希望。稍有独立做项目能力的年青人跳槽的欲望随时冲出来,中小企业如果背景不够强大的话,人才流失就是企业无法做大做久的致命弱点。
李泽尧-有效管理 10:13
这里面呢我觉得有两个基本的概念,第一个呢就是成功等于系统加细节,于是:老板、公司要靠系统、要靠整体的一个价值,就是我说的配方来让整个价值最大化,然后才有可能留的住人才,才有可能收获点石成金包括规范化管理等等都是要用比较笨的人才能够帮公司赚钱,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从咨询、从改进、从一个新官上任来讲,重点是要找到瓶颈也就是要找到这个配方的所缺少的关键元素,然后呢以小搏大、以点带面,所以一般做咨询做不好很多时候是他没有抓住主要的瓶颈、他没有抓住关键的所缺少的一些元素,他可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没有找到这种比较深层的相对比较简单的那种切入点或者叫杠杆或者叫支撑点,所以……当然,这个都是一个不断进步,五十步笑百步,没有谁说自己就是天才,大家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这里面需要相当的资历和这个悟性、以及经历阅历,加上既有的套路,然后呢,也要有非常务实的这种做事的精神。比如说,就我自己来讲,十年前我也认为我不错,20年前我也认为我还可以,那么现在我觉得可能比那个时候真正那就大不一样,但是事实上,可能五年之后我也认为我还不错,或者说现在就显得差一点,所以,都是大家在共同进步,所以呢,这个企业,没有谁一定能做得大,都是大家在努力去探索,这是一个共同成长的概念,每个人都要学习的这么一种精神,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民企老板 10:14
对。不断提高
凡事从我做起——做老板的千万不要说人才留不住
李泽尧-有效管理 10:16
人才之所以流失,主要是因为老板或者这个公司的整个系统,整个体系没有实现那种所谓的点石成金的效果,怎么说呢,用我的话说就是:同样能力的人在你的公司比较容易出成绩,比较容易出业绩,然后能拿得到一份比较有竞争力的工资,这就是这么一个概念,就是整体老板的战略,老板的项目比较好,大家赚钱相对比较容易,这个公司就可以逐步做大,所以老板要学习是最大的关键,然后才是团队的学习,老板要学习才有项目,才有活儿做,然后干部才有成长的空间,无论是能力的成长空间,还是收入的增长空间,这是企业用人留人的根本,如果老板没有学习,没有成长、没有大的方向,没有挑战性的工作、项目,员工没有发展、上升空间,能干的人要跳槽,这就是必然的……这本来就是要:放他一条生路!!
我现在在XX机场,我昨天前天就是在给ABC集团公司讲课,他们是十年前请我讲过三次课,然后xx年他们老板又指名找我,叫我要给他连着讲三五年,那今年是第三年,他们的这个技术副总裁据说是原来的xxxxxx。说白了,他就是能拿得出高工资、发展空间、良好的氛围、感觉、等等来让他在这里干……其实人才为什么留不住?你的工资如果足够高、感觉够好——他为什么要跳槽?他一定是因为别的地方有更大的实现价值的空间……所以做老板的千万不要说人才留不住,其实员工他都是向着好的地方去,只要你那个地方更好他是恨不得到你面前来跟着你走,所以……
民企老板 10:21
xx集团?
李泽尧-有效管理 10:23
不是
这个老板是隐形冠军,比较低调,不喜欢那种高调,甚至在跟我的合同里面就写明了,就是授课照片不让我发朋友圈。所以,我必须保守秘密
民企老板 10:24
哦
做老板,不要说什么“无为而治”!——他充其量也就是在吃老本而已
民企老板 10:23
关于XXX
接班人还是董事长,XXX走不走都那样。
当然证监会执行方面下手过重,所以主事的现在也下去了
[XXX从来不是GH公司的主人: 链接地址(此略)]
李泽尧-有效管理 10:25
接班人可能XXX觉得它够忠诚,反过来接班人可能也知道感恩,所以XXX走的时候,接班人还掉了几滴眼泪
可能是因为他信任他,那边儿感恩她,所以呢,互相之间,因为GH公司毕竟有很多人还是XXX可能培养出来的吗,早期,那么接班人可能也不愿意去承担那种,就是翻脸不认人,或者说叫做不感恩或者忘恩负义的那种形象,但是如果外部一战有动向,外部一旦有力量来干扰他,那辆可能就会造反
一个领导人如果不去真正的领导,不去创造价值,不去在战略,在各种路线上去提供具体的这个指导和帮助,那么他充其量也就是在吃老本而已,所以XXX在那儿吹牛的时候,实际上他就是在吃老本,他就是在坐吃山空,然后他就是在毁坏自己的根基
前面那个《有效管理十八项技能》的100句金句,刚才有人打赏了100块,至少这是一种承认,我想说什么呢,就是有些东西看个人的经历、感悟,看个人处在什么阶段,这个东西确实有一个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共鸣点、兴奋点的问题
什么样的老板可以把企业做大?——谦虚使人进步,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敬业!
李泽尧-有效管理 10:42
前面所说ABC集团公司,你知道他这个老板有多敬业吗?经常跟他们干部上课,然后一年花了很多培训费请外面的老师来讲课,包括我给他们讲课就是xx年的时候,第一个班……前面两个班,是八天的课程体系,然后其中六天他都在现场听课,而且是坐最前面那个。他听课的状态比很多干部都要好。十年前我给他们讲课的时候,他坐第一排最中间,然后课程完了,他要去点评讲解,哇,那可以说!真的是——我还真是没有看到,就是很多老板做个几个亿啊,十几个亿啊,一般很多老板他就不听课了,那我们去讲课他都是让干部来听他。在我看来,老板不听课,那么我们讲的很多的做法,最后就要打折的啦
民企老板 11:19
确实不一样。我才做一个亿,就只想给别人讲课不想听别人讲课了。
李泽尧-有效管理 14:07
你说的很正常,很正常。每一个人的行为,他都是为他的目标服务的,当一个老板他野心特别大,然后他贪心不足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觉得还需要学习来提升自己。因为很多老板讲课,他是一种成就感,是一种自我实现。人们……所有的人,不都是要追求成功吗?而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一种境界,当一个人达到了他的目标以后,他就应该享受,然后就应该去体会他的自我实现的这种感觉,然后做老板的去讲课,那是多么痛快的一件事情啊!所以,像我这种讲课、就是把讲课当饭吃做老师,那当然也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很多老板讲课,他都是一种自我实现,而听课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你看那个xxx就很明显,讲课,那多潇洒。还有XX,他的企业做得好了,他随便乱讲都可以的呀,你看XX他多牛逼,他说他最最后悔的就是……创办了这个XXX,你看他,放个狗屁都是香的
民企老板 14:16
[囧]
李泽尧-有效管理 14:18
[呲牙][呲牙][呲牙]
民企老板 14:24
我放的狗屁无味 [抠鼻]
李泽尧-有效管理 14:26
所以这个佛学博大精深啊,这个,什么叫阿弥陀佛?存在就是合理,就是你想要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基本上就是这样,有追求的他就会成就一番事业,那像我这种没追求的我们就做不了什么事啦,比如说你比较有追求,所以你就把企业做的这么像模像样啊,这都是你想要什么都会得到什么,就是这样的
XXX,他后来骄傲,所以他就摔一跤,毛泽东有一句话嘛,叫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XXX他2016年摔的很惨,其实都是他……叫自做自受吧,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当然,他现在如果继续努力,不排除过两年又打出另外一种天地,但是毕竟啊,2016年对他来讲可以说是一个教训,是一个痛苦的经历
李泽尧-有效管理 14:54
成功者都是偏执狂,自在才是硬道理
XXX也算是放得下,爬XXXX、泡妞……
民企老板 15:11
年薪1000, 我也能这样
李泽尧-有效管理 15:12
是的呀,做企业本身不是目的
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就可以拿起剪刀(割断尘念)……享受生活
道理都很好,难点是怎样贯彻实施下去?——人为利益而动,非为道理而行
民企老板 08:07
道理都很好、很正确,难点是怎样贯彻实施下去,怎样让中层和基层领悟和掌握这些技能。
李泽尧-有效管理 08:29
TBC企业驱动体系——利益驱动
知道而后做到——两步走:
1、知道怎么做
2、做了有好处
3、前提:对好处在乎(比如缺钱的人,很多)
领悟和掌握不难(有悟性而缺钱的人也不少)
贯彻和实施靠利益驱动(干活儿会流血流汗)
道理很容易找来,执行不容易?——真正的管理,是技术!
民企老板 08:35
[猪头] 我领悟和掌握不够
道理很容易找来,执行不容易。
李泽尧-有效管理 08:37
其实人们真正要学的,并不仅仅是道理,而更多的是技术,比如说炒股,很多人喜欢说
“炒股不要太贪”。其实这种都是空洞的道理,没有人不知道,似乎很多人都知道。但事实是,如何又要贪心还能赚到钱,还能贪得到钱,你想想,炒股怎么可能不贪呢,要是不贪的话,就不要炒股了。
所以真正的管理,必须是很操作性的,那就是技术。而不是说空洞的道理。所以:你说道理很容易掌握,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泛泛而已的道理,他是贯彻不下去的,他也是没办法操作的,那不叫真的懂,那只是是懂非懂,那只是自以为懂
李泽尧常讲:“说法和想法要通过做法才能产生作用力“,也就是说,我们很多人所谓的搞懂,或者知道了什么道理,那只是一种说法和想法,或者是说法和想法的改变。但是事实上,没有相关的、相应的做法跟上去,那这样的说法和想法,其实还是空洞的,还是片面的。事实上,我们中国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片面,就是空洞,就是似懂非懂。
就像中国很多技术专家经常讲的一个道理,比如说那个轴承,我们中国人就做不了别人那么精细的轴承。其实做管理道理也是一样,也许你懂得了八个,九个要素,但是最后差一个要素,差一个念头,差一个思维、思路。那效果就大不一样
就像我们拿枪去打鸟儿一样,很多时候我们都说差一点点,可问题就是差的那么一点点,就是让你失败,让你前功尽弃。
不是吗,打靶就是这个道理呀,肯定大方向都是靠近的呀,那怎么会打丢了、怎么会没打着呢?他就是差那么一点点嘛,所以学管理、讲技术,都是这个道理,就是差那么一点点。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叫似懂非懂、自以为搞懂了,不代表是真的搞懂了,说的不好听,那讲课的人或者是专家,他凭什么一定要把所有的都告诉你呢。
比如说李氏炒股必赚法,我为什么、凭什么要把所有的、每个细节都告诉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