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国企、事业单位、还是在一些公司里面,都有这种情况:领导、或经理在上面讲话,而下面的人却时不时、或一直在那里“嗡嗡嗡”。
就我的感受而言,作为领导,这样一种情况,是很没有面子的事儿!
也许,面子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你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这算是问题的关键!
而更加关键的则是,你在台上讲、他在台下讲,他都没有在听你的,那你要讲给谁听呢?
你这样自说自话、讲给自己听,也是很掉价、很败坏生命的行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清新的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
也许你不相信,作为培训师来讲,台下有一个人讲话都是不能被接受的!这不是面子的问题,事实上我做了十余年的培训师,就是这样做的、必须做到这样。
还记得第一次在广州给一家公司讲课,印象只讲了半天,不知道是谁推荐去讲的,干部们聚精会神、还有掌声,真的让人很爽!
其实,不仅是没有人讲话,就连打瞌睡也是不被允许的。
实话实说,刚做培训的时候,让学员一整天不说话、还不打瞌睡,还真是一个挑战——我说的是一些老牌国有企业、尤其垄断企业,他们里面有的干部年过五十,对企业没有奢求、资格也有一点,职位又不高,学习的热情是没有的,甚至他只是在应付、配合他们公司人力资源部或培训部的工作而已,于是,下午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比较容易打瞌睡!这个问题,大概在前面两年的时间里对我而言都会有一点挑战性。当然,后来呢,就不是问题了!
这里面的道理、技巧在哪里呢?
1、实事求是,你到底要讲什么、在讲什么?——这叫“言之有物”,不要废话连篇、拒绝套话
2、充分准备,浓缩、精简、明确、语言聚焦,尊重听话(听课)的人,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生命,拒绝应付
3、专业、敬业、职业,高度提炼,科学性、新颖性,再加上趣味性、启迪性,拒绝泛泛
4、。。。。。。(余略)
讲话者必须要做到类似以上这些,才算是尊重大家,然后也才能赢得大家对你的尊重!
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不好,往往和管理者的风格有关
我在想,也许有很多干部根本就认为让参会者“一整天不说话、还不打瞌睡”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可能从来没有换过单位,而他一辈子所看到的他的领导也都是这个样子。。。。。。
其实=,回过去看,做到让参会者“一整天不说话、还不打瞌睡”也并不难,听过我的课的人应该就很清楚。如果你是干部,你讲话的时候下面也是“嗡嗡嗡”,你可以看看我的书,或者找我给你开小灶!
牛皮不是吹出来的,事情是靠做出来的——下面这个案例供你参考:
场效应案例:谁的课程这么好?——连上厕所都不愿意去了
这边这个案例也很有意思,也是和我们的所谓面子有关。就是我们四川省有一个国营的省级公司,他们连着好几年请我去讲课,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他们的HR总监非常高兴的告诉我说,泽尧老师,你知道我们公司的老大在公司干部大会上怎么讲吗!他说我们的干部听到这个课回去跟他说:听李老师的课,连上厕所都不愿意去了,抽烟都不愿意去了。
讲真心话,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我都不敢相信。后来我把这个故事要想写成文字的时候,还专门打电话给这个HR总监,我问他,你之前说你们老总说听李老师的课,说你们的干部讲连上厕所都不想去了,抽烟也不想去了。我问说这是真的吗?他说是真的;有这回事吗?有这回事!我才写成故事,写成文字。后来过了一两年又去给他们公司讲课,晚饭的时候有学员跑到我面前来跟我讲这句话,说:李老师,听你的课,我们连厕所都不想去了,抽烟也不想去了。
我说我真的不相信呢,为什么会这样?
结果他告诉我,李老师你知道吗?听你的课,你的课里面有很多的段子,很多的故事,很多的互相调侃的一些经典的那种段子,如果要是在课堂上没听到的话,那课下、课间或者回到单位上,同事之间互相调侃、互相开玩笑的时候,我们就会哑口无言,我们就会傻傻的,我们就会很没面子,
OK听清楚了,原来课程的感染力不完全是我们那些内容,他怕弄丢了,而是那些搞笑的那些互相调侃的内容,他怕搞丢了,而且他怕的是同事之间互相没面子,你就可以知道这种所谓的荣誉感,在管理当中的价值。
所以这里面你看一下课程上的段子,经典故事,有穿透力的思想,会很快形成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一种文化,也就是一种所谓的场,什么场?荣誉场、面子场、互相调侃的这么一种场,学员之间互相一调侃就形成一种场了,如果他要是之前课堂上没听到这些故事,别人一调侃他,他没法反应,傻傻的张口结舌,那就很丢人的,他觉得。所以他告诉我说上厕所都不想去了,抽烟也不想去了。所以荣誉和面子在有些时候的确具有非常大的力量。这个时候人们追求的不是等价交换的商业利益,而是人自身的一种面子,自身的一种自在,自生的一种舒适、舒服、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