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蒋巍巍的空间 > 博客
蒋巍巍:如何运用同一律消除判断中的模糊
2018-12-04 10:12:09 | 同一律 , 逻辑


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与逻辑要求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与其自身有同一性。

同一律可用公式表示为:如果A,那么A,即“A是A”,可记为“A→A”,它表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概念、每一命题都必须是确定的,都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

根据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将同一律的基本要求归结为以下两点: 

1、保持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

在同一思维过程,我们表达思想时所用的概念,必须保持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

也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原来指称什么对象就要一直指称这一对象,而不能随意变更。这样,运用概念和命题进行推理的时候,才能保证思想内容的确定性,否则就会发生思维混乱并引起行动上的错误。

2、保持命题的确定性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仅要保持概念内容的确定性,而且还必须保持命题的确定性,也就是说,一个命题陈述什么就陈述什么,并且其前后的陈述应当一致。同样,一个命题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也不能随意变更,否则也会发生思维混乱。

同一律要求思维自身保持同一,并不反对思维的发展变化;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是以同一思维过程为前提的,如果思维过程不同了,时间、条件变化了,对同一对象使用不同含义的概念、命题,很可能会导致结果也发生变化。

因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了,人们的思维也要随之发展变化。

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

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会产生逻辑错误,这样的逻辑错误主要有两个方面。

1、混淆词项,又叫作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加定义地用同一语词往往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含义,指多种不同的对象,它导致了语词相同但表达的词项不同的现象,使混淆词项、混淆概念等逻辑错误的产生成为可能。

往往以同一字眼或同一语词表达不同的词项、赋予同一语词以不同的含义是其典型表现。

有这样一则故事:古代有一男子,一天他的裤子破了一个洞,他回家让妻子为他做一条跟原来一模一样的新裤子,于是他妻子照原来的样式做好后,在裤子原来破的地方剪了一个洞。从逻辑的角度来说,那么,他的妻子违反了同一律。

在使用语词表达词项、指称对象时,如果是无意地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错误就称为“混淆词项”或者“混淆概念”。

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概念混淆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所有的老虎都有锋利的爪牙,去掉了爪牙的老虎也是老虎,所以,失去爪牙的老虎是有爪牙的。”这句话前后明显是矛盾的。为什么会产生自相矛盾的错误结论呢?原因在于两个前提中都出现的语词“老虎”是有歧义的。

在第一个前提中,语词“老虎”就是老虎,之所以称为老虎,应当是有锋利的爪牙的这个意义而言的;在第二个前提中,则是就老虎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对被拔掉了锋利爪牙这个意义而言的。因而“老虎”这一语词在这一推理中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歧义。

正是这种概念上的歧义造成了上述推理结论的错误。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大家通过它能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概念的歧义是怎样产生的。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肯定要比这个例子复杂得多。具有相对意义的词项,假如混淆了其所相对的范围或语境,也很容易造成歧义性谬误。

比如:蚯蚓是动物,所以,大蚯蚓是大动物;这是一条小蛇,而那是一条大蚯蚓,所以,这条小蛇要比那条大蚯蚓小。这里,“大”与“小”是相对而言的。假如把这种相对概念“大”“小”理解成绝对化的“大”“小”,就会犯歧义性的逻辑谬误。

除了这些例子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比如:误用近义词造成概念混淆;误用同音字造成概念混淆;把两个表示不同时间的概念混淆;把反映事物的具体内容的概念混淆为事物本身的概念;同音异形的概念混淆;对象的概念混淆。

所以,如果是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以达到某种目的,就称为“偷换词项”或者“偷换概念”,两者的区别只在违反同一律的动机上而并不在形式上。

2、混淆论题的逻辑错误

在没有语境限制的情况下,同一语句可以陈述不同的内容,即它表达的含义有可能是不相同的,这就是语句的歧义性。这就使“混淆论题”逻辑错误的产生成为可能,不自觉地或者无意地以一个似是而非的论题来代替原论题的,称为混淆论题。

这里要注意的是,“混淆论题”的逻辑错误与“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通常来说,我们把那些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用一个似是而非的论题来代替原来的论题的现象称作“混淆论题”的逻辑错误,把别有所图而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混淆论题的称为“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同一律的作用

同一律从形式上说,只是关于逻辑形式表述思维时应当遵守的规律。只有遵守同一律的要求,才能使思维在表述上具有确定性,如下图所示。(略,可参考蒋巍巍《我的第一本逻辑学入门书》)

对于第一种必要条件来说,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任何一个词项都要前后一致地保持含义即内涵的相同,并且使指称对象即外延也相同,否则,我们在词项的理解上就要发生混乱。

而任何一个命题都要前后一致地保持意义即内容上的相同和在真假断定上的相同,不然,我们在命题的理解上就要发生混乱。

而词项或命题在理解上的混乱,都将导致思维本身的混乱,从而不可能去正确地进行思维以真实地认识客观世界,不能准确无误地去表达、交流思想,也就不可能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地发现、揭露和反驳谬论或诡辩。

对于第二种必要条件来说,人们在表述思维的时候,不能把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观点、不同理解,以及运用词项表示发展并丰富起来的概念、运用命题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所陈述的不同观点等等都看成是对同一律要求的违反。

这也就是说,不能把同一律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一概而论。同一律既不否定客观世界本身的运动性、发展性、丰富多彩性,也不排斥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持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