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任康磊的空间 > 博客
春季校招是机会还是鸡肋
2018-12-12 21:20:20 | 校园招聘
 文丨任康磊 


有朋友问:我是一名负责公司招聘的HR,为了完成人员需求,公司决定参与今年的春季校招。关于校园招聘,我所了解的一般公司都集中在秋季,而且有很多朋友说,春季校招很鸡肋,参与的毕业生质量都不敌秋季校招,毕竟大多优秀的人才已经在去年秋季都被挑选走了,因此想听听各位专家的意见。那么,春季校招是否鸡肋呢?对于是否参与春季校招,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呢?


春季校招究竟是不是鸡肋这个问题的性质就好像是问:“隔壁老王到底对我有没有威胁”是一样的。

隔壁老王对我有没有威胁呢?首先要看隔壁老王是谁,我是谁,我老婆是谁;其次,我们三者的人生观、直接观、价值观如何;第三,要看我们接触的频繁程度如何;第四……

总之,理论上隔壁老王是有威胁的,就好像理论上,春季校招是比不上秋季校招的,但是究竟要不要操作春季校招?怎么操作春季校招?都需要注意什么?我们还是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评估和注意的。

一、春招是机会还是鸡肋?

美国淘金热的年代所有人都去淘金,最后那些淘金的95%都没有赚到钱,而且有的人还送了命。如果那个时候你也跟着去淘金,那就是鸡肋。

可是因为淘金这件事,还是有很多人赚到钱的,谁呢?那些开旅馆的、卖工具的、卖牛仔裤的、卖盒饭的,如果你当时是去做这些周边产业,那就是机会。

淘宝平台在十几年前的中国刚刚开始的上线的时候,入驻的商家很少,有的品类甚至连一个卖家都没有。那个时候,谁先在淘宝上开了店,谁就等于找到了风口,那就是机会。

如今的互联网经济,已经开始退潮,马云收购了大润发、宁波三江等一系列线下店,也开始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什么?你现在想去淘宝开网店卖衣服?省省吧。这就是鸡肋。

所以,对于春季校招是机会还是鸡肋?

如果参与的企业很少,但是学生很多,供大于求,那就是机会。

如果参与的企业很多,但是学生很少,供不应求,那就是鸡肋。


二、春招的人才是不是鸡肋

有人说春招的在校生都是年前没找着工作的,别人挑剩下的。或者考研没考上,没办法只能再出来找工作的,考研考不上说明成绩可能一般,而且将来很可能会接着考研。所以春招人才是鸡肋。

可是春招的学生中也有研究生这个群体啊!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因为有论文课题,导师不希望他们年前找找工作,有很多导师甚至会把他们拖到四五月份才放手。这些人才难道就不优秀?就算不是研究生,很多本科生的导师也会逼着他们春季才能开始找工作。

我们只想到了春招的学生有别人挑剩下的,难道就没想到也有优秀的学生在挑剔的情况?优秀的学生不想轻易把自己交给一个组织,而是要更多的比较,这从另一个层面也证明了他的优秀。

考研考不上的人才就不值得要?有没有可能这个学生考研考的是北大或者清华,而且通过了笔试,只是面试的时候被另一个北京当地提前找了导师的学生给顶了名额?

考研说明了人才有上进心,难道你的企业不希望要有上进心的人?

考研失败并不可怕。从人才对失败的态度,我们更加能够看出人才的价值观。对于失败之后还能积极面对,还无怨无悔,还勇往直前的年轻人,你的企业会不想要?

综上,不是春招的学生一定是鸡肋,恐怕还要看企业有没有能力识别和吸引这些人才。

三、怎么让春招变成机会?

(1)实施之前先评估

可以根据往年的招聘情况判断。

如果没有,可以问其他企业往年的招聘情况。

如果还没有,可以直接问学校就业老师的情况。

如果还不行,那就试试吧,起码明年就知道了。

(2)找学生就业率比较低的学校

很多学校从理念到学制,设计的安排就是让学生春季找工作,把这种学校作为春招的重点。

(3)客观的面试评估

不要因为有我前面说的那些“限制性信念”而对候选人有所偏见。

总之,有的想法只是“观念”,有的想法是“事实”。

招聘选拔,还是多一些“事实”,少一些“观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不要轻易的下判断,也不要盲从自己的思想。

网易云课堂

每日一课


你的招聘工作领导满意吗?

你的招聘满足率能达标吗?

你招的人才能满足需求吗?

你有招聘官该有的技能吗?

你在人才选拔方面专业吗?

《金牌招聘官的十节技能提升课》实现从基础到专家,短时间、高效率、全方位的打造金牌招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