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zjkyjwm的空间 > 博客
何为三斗米折腰
2018-10-09 05:58:45
       约同事到康苏吃烤肉串,到后,烤肉店大门紧锁,只好折返去乌恰县城吃大餐。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许多工商业者缺乏延海地区那种持续稳定经营的理念,开不开铺,何时开,经常凭自己心情好坏和个人事务来安排,有时就为了去草原上玩或亲友聚会,把门一关,歇业不玩了。多年前,我在蒙古国短暂工作,朋友好不容易带我驱车几百公里去吃民族特色菜,但店主要去草原上玩,好说歹说都不接待,让人哭笑不得。
       乌恰县城有家名为三斗米的川菜馆,老板是个四十多岁、圆脸、中等身材的四川佬,一见我们光顾,满脸堆笑,又是引路又是递烟,是个典型的商人。据同事说,别看饭店规模不大,装饰一般,但一个月可以挣三到四万呢!开饭馆是个辛苦活,只要用心去经营,一般利润颇丰。
       看着老板点头哈腰的样子,再看看菜单上醒目的餐馆名称三斗米,我心里觉得特别幽默,很想问问老板店名三斗米的寓意,但怕引起误解,就收起自己的好其心,点了几个典型四川菜然老板尽快上。
       饭店名称三斗米应当来源于陶渊明的典故。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有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该名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渊明如此率性,被后人津津乐道,被喻为原则性强、有骨气的人,不为三斗米折腰也就成了坚守道德底线的标签。但如果从职场规矩来看,陶渊明这种率性真的是许多人可以学习的榜样吗?
       不论社会团体、经济组织,要维系良好运转,都需要一套制度体系去规范组织里每个人的行为,组织制度、行为规范,就是组织中个人必须遵从的底线,以协调组织中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冲突。而每个人,彼此具有不同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性格偏好等方面的差异,交往中难免会磕磕碰碰,那么,应该坚持那种原则去处理人际关系中别人与自己情感冲突呢?
        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在情感上的反应,无非有三类,一是喜爱,成为好同事,好朋友,二是讨厌,成为敌人,远离而后快,三是不好不坏,保持距离,虚以应付。这三种情感倾向,都属于个人私事,无所谓好坏与对错,放到某种具体情景里后,最多就反映了一个人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罢了。那么,除了这三种个人的情感选择外,是不是需要另外一种大家都必须遵守的做人交往原则呢?
       有,我以为,就是尊重!你可以去爱、去很、去冷漠任何人任何事,但你必须去尊重对方的合理合法行为,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就像死囚临刑前,哪怕再罪大恶极,也允许给他换上干净的衣服、给他一餐较好的饭菜。只有互相尊重,社会团体、经济组织里的人与事,才能和谐、高效运转。尊重,应该成为人际交往的原则和底线。
      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有没有错?没有,因为当职业所需行为与他内在价值观产生严重冲突时,他听从了自己内在情感需求的选择,让自己真正感到幸福,他不是率性,是自己对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一种必然选择。陶渊明,情感无处排遣时,艺术便诞生了,也才有了他留给后人许多不朽的名作。
       所以,工作中,生活里,当你遇上不开心或冲突时,多想想自己做到了尊重对方的底线没有,多考虑转身离去是一时的情绪发泄还是人生的必然选择?
      三斗米,四川菜,值得玩味。
 注:很久没在中人网写些文字,多写在个人微信朋友圈。有兴趣的朋友加:w13950198093 分享观点、思想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