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任康磊的空间 > 博客
我说的好和你说的好不是一种好
2018-10-24 19:54:11 | 用人部门 , 用人标准 , 劝退

文丨任康磊


有朋友问:我公司最近新招了一位部门助理,主要工作内容为协助部门领导完成日常事务工作,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各位同事都评价其工作态度较好,也虚心好学,工作也基本能够按时完成。但是部门领导认为助理工作较为琐碎,该员工工作没有自己的思路,需要手把手教她做哪些事情。在试用期结束时,部门领导认为该员工工作没有特色,让我们予以劝退。然而,助理岗位本来就比较基础,而且薪资并不高,有特色的员工也很难招到。

那么我是该说服部门领导保留该员工,还是该听从部门领导意见呢?

案例中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没有标准!你觉得好,他觉得不好,那么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不知道,谁来判断?没有人!这时候可能要找上帝来当这个裁判吧。

这就好像是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别人称呼自己的标签前面能加一个“好”字,比如:好父母、好妻子、好丈夫、好邻居……可是,“好”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你以为自己知道,其实,根本没有人知道。因为每个人都是主观的,自己认为的好就是好,如果和别人有冲突,对不起,你那个好不对,我这个好才对。


有人认为好父母的标准就是不惩罚孩子,有人则觉得好父母应该赏罚分明,孩子就应该管教,棍棒之下出孝子。有人认为好父母应该多花点时间来陪自己的孩子,就好像树成长的时候套一个圈,防止它长歪,孩子有了家长的陪伴才能更好的成长。也有人认为好父母应该多把时间更多的花在工作或事业上,给孩子树立一个人生的标杆,一个勤劳的榜样,孩子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未来也要成为别人的父母,所以要提早让他明白这个道理。

有人认为好妻子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全职在家做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内助,有人则认为好妻子应该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有一定事业基础,不需要男人养活的独立女性。有人认为好丈夫应该每天下班按时回家,规律的作息、不抽烟不喝酒,安安稳稳的照顾家。有人则认为,男人晚上回家越早越没出息,有应酬的男人才说明交际面广、社会地位高,未来才会给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这才是好丈夫的标准。

和案例中类似的一件事来自我认识一个朋友,她叫Fiona,是一位女强人,20岁跟着公司一起创业,今年已经60多岁,几乎每天还保持着上班第一个到公司,下班最后一个走的习惯。Fiona的行为方式极为强势,从来都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同时脾气也很大,很像《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米兰达。

已经有无数位助理和部门总监受不了Fiona的性格而离职。公司上下都非常怕她,大家上下班看到她都会绕道走,唯恐躲之不及。

Fiona的“难伺候”还来源于她有一个变来变去的行为模式,让人难以捉摸。有一次,人力给她招聘了一位下属Morgan经理。入职3个月后,Fiona觉得Morgan不错,于是那段时间经常会在公司所有人面前夸赞Morgan工作勤奋刻苦,特别是执行力非常强!让Morgan办某事,前一任经理一般得一个周才能完成,他2天就办完了,速度快而且质量高。


有意思的是,1个多月后,有一次Fiona在大家面前骂Morgan:“我说你啊,别光知道执行,执行的时候动动脑子!你要灵活一点,别那么死板!这个事我才刚说完你就办了,你不能先自己判断一下再办啊?”不久后,这位Morgan经理离职了。 

不论是案例中的疑问还是Fiona的问题,要解决起来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做法,就是对“好与不好”、“行与不行”、“可以与不可以”提前设置一个清晰明确标准。有了标准,大家都参照标准执行,不要再自说自话,主观评价。


比如,你的公司现在需要一个什么岗位?这个岗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任职资格?这些认知资格究竟对应着什么样的能力?这些能力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要评判能力有没有达到这些水平,具体可以参考一些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这个逻辑,其实就是岗位的胜任能力模型,对某岗位来说形成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岗位胜任力模型不仅可以应用在人才的招聘选拔方面,在人才的评价方面,我们能够客观的识别出人才和岗位匹配性较好和较差的维度;在人才的使用方面,我们可以用人所长,扬长避短;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人才和岗位不匹配的维度。

有了岗位胜任力模型,我们就有了统一的标准,明确的方向,就有了共同的语言。这是我们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体现,而不是像一些市井的争吵一些,为了一些莫须有的东西,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如何搭建岗位胜任力模型呢?你可以关注我的出版物,各大网购平台搜索我的名字就可以获得。



#遇见恰好的书#是缘分恰到好处的默契。任康磊祝京东图书8周岁生日快乐!在这里我们遇见了你,所以好书遇见知音。戳链接遇见更多好书:京东APP,搜“京东图书8周年”,领惊喜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