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追求从容和尊严的空间 > 博客
HR四十不惑——高薪空降民企
2018-04-02 20:19:55
总说“四十不惑”,好像也只有人真的在进入40岁之后才开始想弄明白“四十而不惑”的含义。想弄明白恰恰又因为,四十岁的年纪遭遇了太多的“惑”。由此开启“惑”到“不惑”的谋变过程
四十不惑出自《论语·为政》篇有孔子的一段人生为学进德的自述,觉得比较靠近孔子描述自己四十岁状态的解释是
四十岁,是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年龄,是一个可以洞察世间万物的年龄,是一个成熟的年龄。这不惑,是清醒,是明白,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
对外,明白了社会。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个体是群体中的一分子,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内心应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
对内,明白了自己。就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把外在的东西变成了内心的能量
对自己,明白了责任。四十岁的人最大特点是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孝顺父母、抚养子女责任。四十岁的人,是人生辉煌时期,也是为社会和家庭贡献最大的时期。
当下之人,尤其是在企业里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管,“四十很惑”的程度很深,首当其冲值得关怀的群体就是咱们人力资源HEAD, 你们承担着多方向的叠加效应:高管惑的作用力和老板不断调整带给自己的惑,牺牲与家人孩子的时间带给自己的纠

同时又在万变的背景下,时代背景之变:工业化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迈进;国家的政策之变:中国的双创和深化改革背景下企业发展环境之变;企业面对跨越式发展机遇,必然带来老板要求的不断变化;进而是组织和人的关系需要巨大改变;工作岗位的界定发生变化……

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关键是愿不愿有自我调整的心态。即使在没发生这些波澜壮阔的变化的时候,四十岁的我们也已经有了很多的不惑,我将陆续提供一些我做COACHING的案例,与各位共同探索四十不惑的状态

CAOCHING案例:高薪空降民企差点未过试用期
PETER在被挖走之前,就职于世界五百强公司,要去的新公司准备上市,四十出头,踌躇满志,对自己在新公司的发展志在必得。
在刚刚进入这家民营企业的时候PETER这样解读老板:老板给与了他多方面的信任:配专车和专人司机以使得自己有更多的休息时间,不至于在开车的时候因为思考发生危险;给自己的工资超过了百万年薪还有上市的期权;肩章也是很诱人人力资源总监同时兼任公司战略总监。
在得到上面各种信任的同时,老板还要求PETER设计一个针对管理者的中长期的、年度预算100万的培训项目。
PETER认为应该做一个提升管理者领导力的项目,纠正管理者自身工作的随意性,以及给下属安排工作时指令的随意性,特别是基于一系列的训练,要全面提升管理者对流程的重视,要提高他们建立和改善流程的意识和能力。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PETER信心满满交上策划方案后却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彼得百思不得其解,还怀疑老板对自己的信任,怀疑老板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决心……
方案被否定的时候,彼得还没有过试用期。虽然彼得情绪很失落,甚至有些愤怒,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顺利地通过试用期,自己接下来的职业生涯和经济利益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PETER找到了我,进行咨询

不在错误的命题中做选择
首先是帮助PETER看到自己情绪下的命题的合理性,降低情绪:
对老板的评价为何在入职时和项目被否后产生巨大的不一致?
老板让PETER制定针对骨干的全面的培训计划,而且年度的预算费用达到100万。把老板否定的理由看作是“心疼钱”、“决心小”……似乎和自己的高薪以及100万的预算“对不上”。
被否定之后不愉快,在试用期中被老板否定之后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恐怕是难以逃避的“正常”反应。如果再加上事前一直被老板肯定,被否定的项目又很重要,不愉快和担心的程度会进一步上升。如果此时甚至反过来找老板“给出否定意见的错在哪里,却又找不到符合逻辑的理由”的话,PETER和老板的关系会不会越来越难以相处?

找到一些正确命题做选择
老板愿意高薪挖自己就说明信任自己,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自己也是信任自己,为什么又否定了自己的方案?有哪些可能的答案:
² 是不是自己的方案让老板感受到自己否定了老员工,没有感受到他们的贡献?
² 从而是不是会认为自己对整个企业的现状把握的不够准:既没有看到甚至也没有想去看到企业为什么这么成功
² 当老板如果感觉到自己是居高临下的看企业,甚至是从挑毛病的视角看老员工,那么不仅不可能使得培训产生效果,反而可能造成一系列反弹、事与愿违的结果
老板否定的是方案,还是自己观察企业、评价老人的视角,意味着自己是不是首先有能力自助;是否有能力分清楚“培训,是提高老人还是否定老人”,意味着自己是不是有能力提供帮助;是否有能力分清楚“通过自己规划的培训,老板希望老人为企业发展进一步做出怎样的贡献”,意味着自己是不是在持续提高影响对方的能力

重建信任
最终PETER看到老板和自己对培训的态度不一样的背后,是对企业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的看法不一样,是对陪伴企业艰苦创业的诸多老人、诸多管理者的评价视角不一样。
其实,简单的反思也能让彼得的膨胀情绪有所下降。如果彼得不加入的话,这家民营企业真的会倒闭吗……在有了这样的反思之后,当然就会自愿地努力挽回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看清楚了原因,就保证了持续努力的针对性,当然也就进一步挽回了老板对PETER的信任,同时也在逐步改善着与“老人们”的关系,最终彼得顺利通过了试用期。

所有的评价都是在变化中进行,所以评价也是产生委屈,冲突,困惑的重要因素。如何做到不惑的清醒,明白和责任,就是让评价围绕自身调整,以自我评价为基点,将让对其他人的评价,对其他事情的评价,对一系列冲突和变化的评价更具温度,更容易被其他人理解、认同……乃至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