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北京首席执行官的空间 > 博客
两个员工,老板只买一个冰激凌,结果……(二十九)
2018-03-23 03:22:40 | 人力资源 , 故事

“孙总,这位就是我跟您提过的戚总,这位是他们公司的猎头顾问邹小姐。”看着孙得发进来,谢华站起来微笑着向孙得发介绍坐在旁边的中年男人和一个年轻女孩,同时也向他们介绍了孙得发,“这位是我们孙总。”

“戚总好,很高兴认识你。”孙得发伸出右手,跟戚总握了一下,“大老远跑过来,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希望能给您公司提供一些帮助。”戚总双手递上名片,“我姓戚,戚建刚。请多关照。”

“戚总请坐。听说你是做人力资源出身?”孙得发微笑着望着戚总,坐下来。

“孙总,戚总,你们聊,我那边还有工作,我先去忙。”看着几个人准备坐下来谈,谢华带着歉意插话进来,“小丁,大家谈完了麻烦你喊我一声,等下我送一下戚总。”

“你也留下听一听吧。”孙得发对谢华说。

“这,不大合适吧?”谢华想避一下嫌。

“戚总是你介绍过来的,你以前也做过管理工作,听一听也无妨。再说了,还用得着你呢。”孙得发微笑。

“那好吧。”谢华听孙得发这么说,便留了下来。

 

“我从2003年开始做人力资源工作,一直到现在。”众人甫一落座,戚建刚先做了一下简短的自我介绍,“做了这十多年,认识了很多同行朋友,经常看到大家讨论最多的,也是最感头疼的问题,就是招聘问题。所以就想自己创业,给大家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有一些收益吧。”

“有资源啊,业务开始多久了?”孙得发问。

“刚开始有两三个月。”戚建刚倒是很实在。

“业务还不错?”孙得发想了解一下对方的实力。

“说实话,业务刚开始,不算好,有个过程。”戚建刚微笑,“倒是有不少朋友介绍业务,但我有个原则,一是只专注于电子商务领域,别的行业目前不打算涉及,要让别的猎头公司也有活干嘛;二是三观不合的我不接,所以说实话,不容易。”

“呃?”孙得发对戚建刚的直爽有点意外,“你还拒单?”

“有生意我当然愿意接,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所以我都会要求跟公司的决策人做个面谈,用人理念差异太大的,我们就宁愿不接。”戚建刚依然是微笑。

孙得发好奇起来,“有成过单吗?”

“有签单,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成。以前没创业的时候,给京东提供过一个总监,一个高级JAVA工程师;也给阿里提供过一个总监。没想到真的自己创业了,难多了。”戚建刚倒是不避讳。

“创业艰辛啊。”孙得发颇有感慨。

 

“两个月都没达成,戚总分析过原因吗?”孙得发探询地看了戚建刚一眼。

“不瞒您说孙总,没达成的原因很多,毕竟我们是小公司,刚开始。但是,在候选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文化差异,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我们本来就挑单,成功率就更低了。”

“哦?文化差异?怎么说?”孙得发看着戚建刚。

“孙总肯定也知道,马云说过,离职的原因无非是两个,一,钱没给够,二,心委屈了。钱只是个待遇问题,好解决,不用多说。心,我的理解就是文化差异。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就是主要领导者的理念问题,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如果三观相悖,候选人即使来了也呆不久。除此之外,直接上级的管理风格与性格问题;同事之间相处的关系问题;企业对社会、对员工的责任问题——都很重要,总之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楚的。心要是受委屈了,结果往往就是一拍两散,你过你的桥,我走我的路。”说到这里,戚建刚笑了笑,“孙总,我有点班门弄斧了哦。”

“有道理,那戚总觉得心委屈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孙得发想进一步探探对方的底子。

“有资料显示,薪酬问题、不能适应公司的管理和个人发展空间问题,在员工离职原因中,一直排在前三位。就拿您公司来说,比如,目前业务部门是核心部门,那么,在工资总额不变的前提下,您的薪酬有没有一定的导向性,有没有向业务部门倾斜?在部门内部,有没有向骨干员工倾斜?真正体现出谁干得多,谁拿得多的政策倾向性?或者是平均主义,大家都拿一样的工资?”戚建刚边想边说。

“确实如此。”孙得发对戚建刚的话题很感兴趣。

“我们是私企,肯定是谁干得多,拿得多啦。”小丁插了一句嘴。

“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戚建刚不失时机地拍了一记马屁,随即就转了话题,“丁小姐这么说,公司的薪酬制度、绩效考核都还是完善的?”

“都有。”谢华微笑。

“你接着说。”孙得发想了解一下戚建刚的想法。

“公司的薪酬制度、绩效考核都有,正在逐步完善。刚才戚总说薪资往往是员工心里委屈的直接原因,还有间接原因吗?”小丁插嘴道。

“除了薪资之外的原因很多,都可能让员工心里不爽。有一些资深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高管,他们一向的薪酬都不低,所以他们在跳槽的时候,薪资差那么三千两千的,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他们更在乎的是公司的软环境。比如员工要是个直脾气,火爆性子,你作为直接上级,如果也是比较强势,管理粗暴,动不动就骂人,那他肯定呆不了几天就走人。”戚建刚看了一眼孙得发,接着说,“再比如,他希望在公司里能得到更多的员工关怀,但入职半月没人搭理,什么事都没人管,都要他自己去摸索,这样的情况,员工会感到较少关怀,也呆不长。”

“是了,以前钱程当经理的时候,他部门就是这样的情况。新员工刚来没几天就走了好几个。”小丁看了一眼孙得发,孙得发自然知道这种情况。

 

“刚才戚总说开始创业之前做成了几个,你们是怎么做的?”小丁想看一下戚建刚的公司的与其他的猎头公司有什么不同,也让孙得发对这家公司寻猎人才的方式做进一步的了解,然后再考虑是不是与他们合作。

“在签订合作协议书之后,我们比别的猎头公司多做了一些工作。对候选人,我们除了做背景调查之外,还根据我们所做的调查,对候选人的职业目标、职业规划、个人性格进行了分析,实际上也就是对候选人的‘软着陆能力’做了一次测评。在用人单位方面,我们除了了解企业的硬环境,也就是薪酬福利之外,还考察了用人单位的软环境,包括用人单位的发展目标发展规划,了解候选人直接上级的性格特点、管理风格和业余爱好,用人单位决策人的管理风格、公司的人文关怀以及同事关系,都做了深入的了解。以确保候选人与用人单位之间有比较高的文化契合度。‘道不同不相与谋’,只有候选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文化契合度比较高,我们才会推荐候选人给用人单位。如果双方文化差异比较大,就不推荐了。”

“这样啊。”孙得发若有所思。

 

“叶老师,我又要麻烦您了。我想问一下,您对国内猎头行业了解吗?我想看看什么样的猎头公司才值得合作呢?”戚建刚他们离开后,小丁打通了叶逊的电话。

岂料叶逊只讲了一句话,“你晚上打给我吧,我在开会。”

然后匆匆忙忙就挂断了电话。

 

晚上小丁再次打电话的时候,很快,叶逊就接通了,“白天我们正在开会,不方便接电话。你想了解国内猎头行业的情况?”

“是的,叶老师。我们现在打算招几个高管,但我们自己的招聘渠道有限,又想让尽快到岗,我之前对猎头圈子又不熟悉,所以就想请教一下您,看什么样的猎头公司才值得托付,看您有没有比较好的猎头公司推荐。”小丁跟叶逊讲话,一直很是谦虚。

“你了解猎头吗?”叶逊并没有直接回答小丁的问题,而是提出了反问。

“我查过资料,了解一些。但了解得不太多。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接受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建议,开始了美国研制原子弹的工作。然而,随着名为曼哈顿工程的研制工作不断深入,美国人开始越来越担心德国———在核物理学方面,德国的科学家哈恩、海森堡等人与爱因斯坦齐名,再加上整个欧洲的工业生产能力,德国人完全可以研制出原子弹。为搞清德国核武器研究的进展情况,1943年底,美国陆军成立了一个代号阿尔索斯的特殊谍报队,队员都来自美国陆军和海军情报系统,队长为帕希上校。此外,阿尔索斯还需要一名科学家,他必须是原子物理学家,且没有参加曼哈顿工程,这样一来,即使被德军俘虏,他也不会说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阿尔索斯最后选中了丹麦物理学家高德斯密特,因为高德斯密特不仅具备上述条件,而且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和德语,特别是他认识许多德国科学家,与美国人非常想得到的德国核物理学家海森堡相当要好。人员齐备后,美国军方为阿尔索斯制定了三项作战任务:一是抓捕德国核物理学家;二是夺取德国人手中的铀金属及矿石;三是借机破坏德国可能用于原子弹计划的一切工业设施。

“嗯,接着说,”叶逊在电话那边鼓励小丁。

1943年12月,阿尔索斯将卡耳佛特少校派到伦敦。他首先查阅了德国近期和过期的全部物理杂志,并询问了逃到美国的所有欧洲物理学家,如爱因斯坦和费米等人,然后开出一张共有50名可能参与德国核研制工作的科学家名单。1944年6月,美国第5集团军攻陷罗马,阿尔索斯的队员也随之集中到那里,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有这份标明了德国科学家简历、住址和工作地点的名单,开始了对科学家们全面的搜寻工作这次行动,他们找到了德国在原子能研究方面的主要科学家哈恩和劳埃,后来又找到了海森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阿尔索斯谍报队通过各种手段,把德国、意大利的几千名科学家、工程师带到了美国本土。‘阿尔索斯’的这次行动,可以说是‘猎头’的发源此后,世界各国也都开始了搜寻人才的行动。五十年代,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以及一大批科学家回国,其实就是一次国家寻猎行为。”小丁继续说。

“不错,功课做得不错。”叶逊在电话那头微笑,“那你了解国内猎头行业的情况吗?”

“总体感觉国内猎头行业比较乱,所以不知道到底怎么选择,这才请教您。”小丁苦笑。

“国内猎头行业确实比较乱。既有比较早进入中国的外资猎头企业,也有中外合资企业,还有土生土长的中国猎头公司。既有正规军,也有游击队、野战军。这个行业,几百人的有,也有几个人随便租间房,就算是一个猎头公司的。因为门槛比较低,很多人都认为不就是找个人吗?所以纷纷进入,目前可以说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啊。他们可是不知道,要把这个行业做好、做精,只会那两下子狗刨,是要被淹死的。”叶逊淡然一笑。

“是的叶老师,那您说,我该怎么选择猎头公司呢?什么样的猎头公司才值得合作呢?”小丁有点着急。

“具体都有哪些公司,我不好说,这个行业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公司至少已经有几万家了,有些猎头公司我根本就没听说过。但我以前就跟你说过,判断一个人能不能把事情做好,要看三个要素——态度、知识、技能,态度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叶逊顿了一下,“所以我个人的看法,应当倾向于选择那些非常用心的公司或个人,比如有些猎头公司已经在某一领域精耕细作多年,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猎头业务,这一类可以合作;再一类是比较有资本有实力的猎头公司,他们不惜余力,细分很多工作流程并且严格执行,把寻猎过程做得很细很规范,有实力也有规模,这类猎头公司也可以考虑。”

“有一类公司,他们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比较深的积累,或者是在HR领域有过多年的实战经验,这类公司您怎么看?”小丁插了一句。

“这类公司的话,如果他们对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就会使用不同于一般的寻猎手段,做起来也会非常用心,比较注重双方思想理念的契合,这类公司也值得一试。”叶逊略加沉思,回复。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您,叶老师。”小丁心里豁然开朗。

 

周倩正在给孙得发发微信,年轻的列车员提着一个大提包,领进来一位花白胡子的老大爷,看了看周倩对面的中铺,“哪位旅客行个方便,跟老大爷换一下睡中铺,让老大爷睡下铺?”

“换啥啊换?不用换,睡上面也没事儿。跟人家换,多麻烦的。”老大爷表示拒绝。

“那哪儿行啊,您那么大岁数了,哪能再让您爬高上低的?”列车员却是不愿意。

“有啥啊!别看我胡子白了,在家我还跳曳步舞呢。”老大爷乐呵呵地。

列车员乐了,“不是吧大爷,您不是跳广场舞吧?”

“啥广场舞?我那是曳步舞?你要不信,上网上搜搜,我跳舞的视频热着呐。”老大爷语气中颇为不满。

睡上铺的女孩站在旁边,看了看老大爷,“这不就是网上开直播的李爷爷吗?我看过您跳舞的视频,跳得太好了!您给我留个电话呗!我也是您的粉丝耶!”

那女孩说着跳了下来,站到了老大爷身边,拿出手机,“李爷爷,跟您合个影呗。”

“好好好,合个影吧。”李爷爷乐了,“还有美女粉丝儿呢。”

车厢里一片笑声。

列车员把提包帮着放到了行李架上,打算抽身,“还挺热闹的,哪位旅客先帮李爷爷换一下吧床位?”

周倩也笑了,“李爷爷您来我这里吧,我跟您换吧。”

“谢谢。那就麻烦您了。”列车员满是笑容。

“谢谢谢谢。”李爷爷也笑着连连点头。

“不用客气。”周倩先请李爷爷坐下,自己也打算在下铺坐一会再上去。

 

“你们都到哪儿啊?”李爷爷的普通话,带着浓浓的陕西口音。

“我到北京,终点。”跟李爷爷合影的女孩回答。

对面下铺,现在已经成为了周倩下面的下铺,是一位白净面皮的小伙子,面带微笑,说着略显生硬的中国话,“我到石-家-庄。”

“哦?歪果仁儿?”李爷爷看了那小伙子一眼。

小伙子微笑着点了点头。

“我也到终点站,北京。您呢李爷爷?”看着老爷子倍儿棒的身体,周倩打心眼儿里敬佩,“您一个人吗?没人陪您啊?”

“陪啥啊?!家里头不放心,要陪我,我不让。我说都上着班呢,不让他们陪,耽误事儿。”李爷爷声音爽朗。

“您到哪儿,李爷爷?”周倩又问了一句。

“我上北京看我孙女儿去,我想孙女儿了。”李爸爸依旧笑呵呵的。

“您孙女儿在北京上班?”周倩问。

“我孙女儿跟我小儿子都在北京上班呢,是一家什么食品公司,生产果干儿的。我小儿子大学毕业二十多年了,挺有能耐的,是那里的副总工。我孙女儿农大毕业,毕业两年了,学的什么食品专业,毕了业就去我儿子那家公司上班了。”看得出来,李爷爷满脸都是自豪。

“您说您儿子在食品公司?生产果干儿?”周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么巧!

“嗯嗯,”李爷爷从提包里捧出几把红枣,给大家分发,“这是我自家的红枣,大伙都尝尝。”

周倩正准备客气两句,谁的手机响起来,一阵日本歌曲的铃声。

接着,是周倩下铺的小伙子叽里咕噜的声音。

上铺的女孩自顾自地说了一句,“日本人?”

李爷爷的脸色一下子凝重起来。

 

“是的,我是日本人。”那小伙子抬头看了看把头侧到床外的女孩。

“日本货不错嘛。”女孩来了兴致。

“什么啊?!小日本,还不是被中国打败了?”李爷爷一脸不屑。

“打败了又怎样?中国还不到处都是日本的产品?你看看,陆地上跑的汽车摩托车,本田,日产,丰田,雅马哈;相机摄像复印机,松下,三洋,索尼,尼康,佳能,富士;雅马哈电子琴;还有我们日本的动画片,哪一样不比中国好?”日本小伙子高傲起来。

“你!”李爷爷一时气结,怒视了那日本小伙子起身出去了。

周倩想反驳,却一时想不起来合适的词儿。

 

周倩睡到半夜,忽然被下面一阵沉闷的声音所惊醒,似乎有人在捶打沙袋,然后是听到下铺传出一阵压抑着的嚎叫。

周倩看到,歪在铺位上的李爷爷坐起来,“咋回事吗?”

“不要管,他是我们同学,欠了我们钱不还,跟别人没关系。”是几句蹩脚的中国话。

“呜……呜……没有……”那日本小伙子的话却听不清,显然被蒙了头。

啊,欠钱不还?还到处旅游?周倩心里有点疑惑。

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两三分钟,那两个人就离开了,周倩只看到了两个年轻人的背影。

 

十一

乘警被那日本小伙子喊过来了解情况,日本小伙子却什么也说不清楚。

“大爷,您看到什么了?”乘警问李爷爷。

“哦,那俩小伙子说是他同学,说他欠了人家钱不还,人家才来揍他。”李爷爷一脸严肃。

“看见那俩人脸了吗,大爷?”乘警问。

“没有,他们是背对着我的,看不见脸。”李爷爷回答。

乘警问周倩,“你看见是什么人了吗?”

“没看见,他们打人的时候低着头在我的下铺,后来走的时候,我也是只看到背影。”周倩回答。

“车上有你同学吗?”乘警问那日本小伙子。

“不知道。”日本小伙子回答。

“那你有欠同学钱吗?欠谁钱了,你能想起来吗?”乘警继续追问。

“我没有借过钱。”日本小伙子辩解。

“那你看见他们脸了吗?能认得出他们吗?”乘警继续问。

“没看见。我不知道他们是谁。”日本小伙子捂着打被痛的脑袋,嘴里哼哼着。

“无头案啊。”乘警叹道。

“什么?”日本小伙子不理解。

“没有任何线索,我们无法立案,也无法追查。”乘警说道。

 

十二

五点半,周倩被手机闹钟叫醒,翻了个身,却发现李爷爷还歪在床上,望着头顶,想着心事。

周倩翻了个身,又睡了一会。

到石家庄北,那个日本小伙子下了车。

望着日本小伙子的背影,李爷爷仿佛一下子轻松了,舒了一口气,“哎呀,我得睡一会。”

“李爷爷,您不会是一夜没睡吧?”周倩感觉李爷爷脸上布满了倦容。

“唉,哪能睡得着啊!我恨日本人!我是四五年出生的,我还不到五岁,我爹,还有一个哥哥,在日本人扫荡时就被日本人杀了,我姐姐当时才十来岁,结果被日本人先奸后杀,我是血海深仇啊!你说,昨天那个小日本鬼子,在咱们中国还那么嚣张,夜里就睡在我身边,你说我能睡得着吗?”说到日本人,李爷爷有点激动。

周倩不由得对李爷爷肃然起敬。

 

(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作者个人微信号Beijceo,欢迎关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