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七返九还的空间 > 博客
赵伯平管理专著: 《从狼性文化到磁性文化》连载三十九
2017-09-05 22:31:24 | 狼性文化 , 磁性文化 , 新常态

第七章:新常态

三阶梯经济

“什么是经济?”,有人听到这样的问题可能先是莞尔一笑:“这么简单的问题,谁还会不知道?自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一百年不动摇’的口号被提出,大家见面就三句不离发展经济、办公司、做生意、炒股票、赚钱和发财了”,后是一楞:“经济虽然听起来非常地亲切,但真要把他说清楚,却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经济,是啊,在老祖宗眼里可不是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们所能理解的开门七件事,油盐酱醋柴米茶,而是鹅冠博带的士大夫们才有资格谈论的“经世济民”、“经国济世”、“经国安邦”、“经纶济世”之类的“治国平天下”的大道至理。

经济,在侃侃而谈的经济学家嘴里:“是整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的过程;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真是老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不说也罢。

经济,还是来听听我们的解释吧,通俗点说,就是以有偿的产品和服务(包括知识和信息)持续地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系列活动。

可不是吗?比如,你想找个人谈谈心,如果是朋友,那叫唠嗑;如果是按钟点付费的心理医生,就成了经济。又如,你自己写几首诗,自己欣赏,那叫个人爱好;你诗写多了、写出水平来了,被出版社看中,印成诗集,放到书店里去卖,就成了经济。

什么是经济上的贫穷?七六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遭受丧子、丧夫、丧妻、丧母之痛的灾区人民只能指望尽早有口饭吃、有件衣服穿、有间屋子遮风挡雨就阿弥陀佛了。

什么是经济上的富裕?到了二○○七年汶川大地震,撇开判若云泥的救援能力和死亡人数不谈,无论四面八方的社会,还是身在其中的灾民,都不再满足于有口饭吃、有件衣服穿、有顶帐蓬住,还要求情感的关怀、心理的安慰、逝者的尊严,为此,国家也顺应民意,设立全国哀悼日,降半旗、九常委在中南海集体为之默哀三分钟。

经济上的贫富之差外在体现于钱袋的虚实,内在体现于需要的多寡。人们的需要越多,想得越多,有了五谷想六谷,有了电灯想电话,有了安全想舒适,有了公平想合理,经济上就越富裕。反之,一天到晚就想着吃,想着什么时候能娶上媳妇,则穷日子难过。

既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于人们的需要,而依据奥德费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又是依次上升的,从生存的需要、到相互关系的需要、到成长发展的需要,那么以此为坐标,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都可以划分为三个依次上升的不同层次:用手(制造)经济、用情(服务)经济、用脑(创新)经济(如下图所示)。          

    

用手(制造)经济对应于以生存需要作为主流需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注意,这里的用手只是体力劳动的一种象征,并且,一次次的工业革命,已经大大减少了体力劳动在制造业中的消耗量)。这时的基本生活资料还相对匮乏,市场供求关系的主导权在卖方,工厂里生产多少,商战里销售多少;工商企业的主要任务是采用流水线,标准化作业,大规模制造,扩大再生产,建更多的厂房,招更多的员工,通过技术改造和革新,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

用情(服务)经济对应于以相互关系需要作为主流需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时的基本生活资料已比较丰富,不但原来靠大量制造为生的工商企业需要加强与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密切联系,增加服务功能,改善服务水平,客客气气地对待顾客,而且五花八门的新型服务业、非盈利性公益组织也势如潮涌,雨后春笋。

用脑(创新)经济对应于以成长发展需要作为主流需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至于其中的为什么,我们会在后面的相关章节中一并说明)。这时的基本物质生活资料已极大丰富,生存早已不成问题,问题是怎样才能生活得快乐、有滋有味、活出个性、活得精彩?因而,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体育、娱乐、旅游、科技、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等传统意义上的副业变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个人跃跃欲试于创业,企业全力以赴于创新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用手(制造)经济、用情(服务)经济、用脑(创新)经济的有机融合,对应于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发展需要的三位一体。并且,如同依次上升的三种需要并存于每个人的身上,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依次上升的三层经济也并存于每个国家的每个经济发展阶段,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层。

譬如,当美国经济一百五十年前还处于不发达阶段时,虽然用力(制造)经济占居了GDP的大头,但用脑(创新)经济也同时存在,只是所占比重较小,而且,创新能力、范围都相对低端和窄小,可能就是一些机器设备的简单更新和升级。

又如,当美国经济一百五十年后已处于高度发达阶段时,虽然用脑(创新)经济占居了GDP的大头,但用手(制造)经济也同样存在,尽管所占比重已大幅下降,并且,这时的用手(制造)经济,其技术含量、用脑量也比原来要高出很多,同样的服装制造,以前靠缝纫机,现在更多的靠电脑自动化控制。

我们在切生日蛋糕时,会按照客人的多寡,可以切成片,也可以切成块;可以一分为二,也可以一分为三、为四、为五。我们在对三阶梯的市场经济进行划分时,一样可以从一个角度,把它一分为三:用力经济、用情经济、用脑经济;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把它一分为二:旧常态的市场经济、新常态的市场经济。

旧常态的市场经济由位于第一台阶的用力(制造)经济和第二台阶中下部分的用情(服务)经济组成,对应的主流社会需要是生存和中下层次的相互关系需要。

新常态的市场经济由位于第二台阶中上部分的用情(服务)经济和第三台阶的用脑(创新)经济组成,对应的主流社会需要是中上层次的相互关系和成长发展需要。

新常态,一个生逢其时的名词。

生逢中国经济近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在积累了巨大正能量的同时,也积累了巨大矛盾。老的发展模式,即产品低端、生产粗放、技术落后、能耗高企、设备老化、管理混乱、营销手段单一,服务能力欠缺,品牌意识匮乏,行业进入门槛不高,同质化竞争激烈,吃污染的饭、吃廉价劳动力的饭、吃资源的饭的三吃格局难以为继,全国上下一股思变、谋变、求变的呼声日隆。生逢新一代领导人上台,新的期待,新的筹划。

新常态,一个见仁见智的名词。

政治家有政治家的表述,经济学家有经济学家的观念,企业家有企业家的感受,毫无疑问,我们也有我们的理解。并且,如果只能各用一个主题词来表达我们心目中的旧、新常态市场经济的话,则资本积累和中产阶级再合适不过。

敬请关注赵伯平的微信公众号:zbpglzx2016

赵伯平(管理咨询专业,擅长领域:企业文化、战略规划、组织设计、人力资源,zbp079@163.com

赵伯平的四本管理“鸣”著:

最早发现《中国企业的病根子》(已出版);

于是提出《三阶梯管理》(已出版);

然后主张《以权威破除权威》(已出版);

进而呼吁《从狼性文化到磁性文化》(已完稿,待出版,有意向的出版机构请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