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七返九还的空间 > 博客
赵伯平管理专著: 《从狼性文化到磁性文化》连载三十一
2017-07-06 20:21:11 | 狼性文化 , 磁性文化

第四章:磁性文化为什么

中国企业文化的三大级差

很早就想写篇关于中国商业文化级差的文章,但苦于未能发现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心中想要谈论的三级文化,迟迟没有动笔。直到不久前,当(上海)农商(银行)、农工商(超市)、(中国)工商(银行)三个常见于上海街头的单位名称从笔者脑子里一闪而过时,突然间眼前一亮,太妙了,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原来还在眼前呀!

农商文化、农工商文化、工商文化正是中国商业文化的三大级差。

第一级差,农商文化,顾名思义,农耕时代的商业文化。

中国农耕时代,皇权帝制因为一、看不出商业对促进生产的正能量,认为一斤米,倒来倒去,还是一斤米,不能增加财富的总量;二、认为商人重利轻义,鼓励商业,就是鼓励天下人与朝庭、官府争利,就是从有限的财富中挤出一部分来与商人分食,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重农抑商成为农耕社会的主旋律。商业由此成为社会的未流,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商人的形象也非常的负面:唯利是图,为富不仁,无商不奸,利欲熏心,见利忘义,见钱眼开,囤积居奇,短斤缺两。

但这并不代表农耕社会的臣民们就真的安贫乐道,真的视金钱如粪土。完全不是,“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从来如此。没有人愿意过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即使是中国农耕社会的道德偶像孔夫子也要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尽管他曾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给别人执鞭,除非这里的别人指的是位高权重的朝中大臣,执鞭的人可以靠山吃山,靠着帮四面八方来跑官、买官的人做兼职的权力掮客,从中赚上一把,借权臣们的势,跟在后面水涨船高,否则,绝对发不了财。要发财,对大多数没本事走读书做官,升官发财之路的人们来说,还得经商,不管心里头愿不愿意。

这就成了一对矛盾:不经商,发不了财;经商吧,名声又不好,担心别人瞧不起。怎么办?精明的商人自有一套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投皇权帝制所好,把义字放在商的前面,如山西商帮的义中取利,诚实守信;徽州商帮的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好一个悦耳动听的义中取利和财自道生。如果义中取不了利,道中生不了财呢?难道商人们就心甘情愿地以义、以道为重了吗?不可能。若不是为了发财,谁又肯千里迢迢,日晒雨淋,途中还要时不时地冒着被强盗们打劫的巨大风险?

剩下的只有一种可能,只有回到农耕社会德治和礼制的铁律上去,说是一套,做是一套,说的比唱的好听;台面上、人前讲道和义,台面下、人后讲钱与利;嘴上讲不赚钱,“乡里乡亲的,我怎么好意思赚你们的钱呢?”、“真的没有什么赚头,就赚点跑脚钱”,骨子里头只恨你钱给少了,卖你卖便宜了。

商人们如此的表里不一,难道就不怕人们识破,背后戳他们的脊梁骨,骂他们奸商、赚黑心钱、昧良心的钱吗?不怕。“奸商,说明我们智商高,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呀。反正只要有钱赚,就什么都不用怕。手上有钱了,我们就可以巴结权贵和营造社会舆论,就可以象征性地做一两件修桥铺路的善事,把自己打扮成我佛慈悲的大善人,你们平民百姓再骂也没有用。”

这就是中国农商文化的基本面。

在催生出这种农商文化的土壤里,因为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大气候,因为官府的自由裁量权大和黑箱操作,全国上下只允许州官、县官们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旦有谁小人发财,到处炫富,还不肯与官府共享,那他一定死定了。所以拎得清的商人们都懂得闷声发财,有财大家发的道理,都小心翼翼地躲在家里和大小老婆偷着乐。

在催生出这种农商文化的土壤里,农民们的政治身份虽然位列第二,但靠天吃饭,收入微薄,对各类商品的购买力弱,客观上也养不了几个同行的商人,商人们之间的竞争自然相当的温和,不可能诞生出今天的企业和企业管理。因而,我们一贯认为,诸如跟着老子学管理、跟着三国学管理之类的提法实在荒谬。就算老子有少许暗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片言,就算三国有部分任人唯贤的只语;但也不过是片言只语而已,不可能优越于现代系统化的企业管理学。跟着老子和三国学管理,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就会陷入小国寡民的误区;跟着老子和三国学管理,就如同放着现成结构完整,逻辑严谨的力学理论不学,偏偏要跑去跟马车学力学一样荒唐。

第二级差,农工商文化,即出现于最近三四十年,当中国正从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小农经济)向现代工商业社会(市场经济)转换时,一种介于农商和工商文化之间的过渡性文化。

在这种混搭的过渡性文化色系里,有的农商文化的颜色重些,比如老少边穷地区,有的工商文化的色彩浓些,比如东部沿海地带。反映到中国企业的文化里,就是我们在第二章中提到的五种基因(农耕文化、公有企业文化、美欧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台湾企业文化)的激烈交锋和相互交融,泥沙俱下,大浪淘沙。

结果,狼性文化出现了(外狼内狗,一只脚踏在市场,一只脚留在农耕),它是农工商文化的一个种类,一个十分耀眼的种类。并且,它也注定是一种过渡性的企业文化,注定要随着中国社会向工商文化的上游迈进而慢慢成为历史。

结果,除极少数目光远大,意志坚强的企业从农耕文化脱胎,到向日本企业文化学,再到向美欧企业文化学,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走向了世界外,大多数的企业虽然也知道欧美企业文化的好处,也想学,但身上的农耕文化气息太重,自我革命的能力太弱,学来学去还是老样子、老眼光、老一套。

如此的老样子、老眼光、老一套,如果是一直呆在国内,还能凑合着过,因为大家伙都差不多,都彼此彼此。但现在的情况变了,国内因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速放缓,已经无法消化前几年形势一片大好时,迅速累积起来的严重过剩的产能,只有眼睛向外。

向外的理想很美,但现实非常的骨感。别的不说,就是激烈的文化冲突就够中国企业喝上一壶的了。

在国内的时候,你们老板、主管整天板着个脸,高高在上地教训下属,下属们受等级观念的束缚,或为了混口饭吃,不得不敢怒而不敢言。但到了国外,你们老板、主管仍然顺着老一套的思维惯性,仍然由着自己的性子,骂天骂地,不尊重员工的人格,你就行不通了。轻重被人家告上法庭,重则把人家惹怒了,一刀砍过来,送你上西天。

“从美国到亚洲,中国的企业家有一肚子的苦水,也付出了许多惨痛的代价。即便是在柬埔寨这样的小国,中国已成为他们服饰产业的主要投资方,他们谈起来也是叫苦不迭。”

“根据《金边邮报》报道,今年6月,一位中国建筑工头被举报,因为他过于频地朝他的工人们吼叫,批评他们太懒散。据警方透露,一群工人在班次结束之后,夜晚回到工地上,用一把斧子砍死了工头(摘自‘中企海外面临文化冲击’一文)。”

第三级差,工商文化,也就是发源于欧洲,高度成熟于美国的市场文化。工商文化虽然也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尺分成高低不同的级差,但在一些核心价值观上却是一致而须臾不可缺少的,如法治、竞争、自由、创新等。缺少了这些核心价值观,一种文化,无论如何的自我标谤和宣扬,它都不能称之为名符其实的工商文化。

有了对中国商业文化三大级差的简单介绍,我们就可以言归正传于磁性文化的寻根溯源了。

虽然相比于狼性文化的如雷贯耳,我们首倡的磁性文化还鲜为人知,还名不见经传,虽然迄今还没有人像我们这样,在明确提出磁性文化的同时,把识别和满足目标对象的需要认定为它的核心,并尽力为之提供系统的解析,但只要是提及“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磁场、磁铁、磁石等等与磁性文化关系密切的格言、名词,相信各路关心中国企业文化的人士都会颇感亲切,都能轻松自如地说出点道道来。毕竟历史上的中国有过太多太多的血腥争斗,有争斗,就需要人才,就有人才的竞争;有人才的竞争,就有种种分析和满足人才需要的奇思妙招。我们因此也很容易在农商文化和农工商文化的生态里为磁性文化找到一大帮的远亲和近亲。

磁性文化之源、之流其实是远而且长的。

敬请关注赵伯平的微信公众号:zbpglzx2016

赵伯平(管理咨询专业,擅长领域:企业文化、战略规划、组织设计、人力资源,zbp079@163.com

赵伯平的四本管理“鸣”著:

最早发现《中国企业的病根子》(已出版);

于是提出《三阶梯管理》(已出版);

然后主张《以权威破除权威》(已出版);

进而呼吁《从狼性文化到磁性文化》(已完稿,待出版,有意向的出版机构请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