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ltl3525的空间 > 博客
《部门工作分析工作坊》之训后感(2) ——同路叨叨(111
2017-02-16 00:09:37 | 工作分析 , 人才管理 , 胜任力模型

背景: 公司需要历时半年多的人才管理咨询项目,目前进展到够胜任素质模型阶段。这些天(13-15)进行了在xx咨询老师们引导的“部门工作分析”训练……

思考/出发点:……

 

《部门工作分析工作坊》之训后感(2

——同路叨叨(111

 

一、三天内容

    三天多的训练下来,主要是做了以下内容:

时间

内容(活动形式:各部门自行研讨、汇报、交流)

备注

213900-17:00

部门定位:给予公司三年战略要求、部门存在的意义及价值产生

因为周一、刚刚接触和活动内容的不太明确,时间花的有点过长

2149:00-20:30

部门策略主题、核心岗位设置、核心岗位职责、岗位价值角色、核心岗位能力、部门能力

虽然越来越有感觉,但还是没有完全完成这些内容

2159:00-18:00

构建胜任力模型:能力名称确定、能力定义、能力关键要素、行为等级描述

越来越有感觉,但是也越来越难

一套完整的胜任力模型包括:模型结构→能力名称→能力定义→能力关键要素→行为等级描述……(摘自教材)

 

二、收获与感受

面对这样的高强度学习与思考,获取的信息量挺大的,而且也有很多收获与感触。虽然在第一天晚上有简单的梳理感受,但是今天晚上来再梳理,还是有些“消化不良”。

1、收获

项目

简释

1、专业知识学习

工作分析及岗位胜利力建模

说到工作分析,我应该非常熟悉才对:毕竟自己大学的毕业课题就是关于“工作分析应用”的课题。所以,这次工作坊真的是我只是重温、在学习的过程。而且在这三天的活动中,我有种强烈的感觉——这就是工作分析、这就是胜任力提取,见到了“活的”。可惜,我开工后一直在忙于2017年绩效目标确认、合约确认的活动,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去,预习与特别准备此次活动。

2、 方法论/工具学习

重新学习,并深入体验了工作分析方法

曾经有个前辈说:专业管理能力=知识体系 + 方法论  + 工具。

这些天的工作除了是知识体系的再认知与构建,也是一种工作分析、工作坊运作的工具及方法论学习、理解的过程。更是一种企业战略、企业经营的理解、认知过程,一个实战再学习。(如,工作坊的思路可以考虑:个人思考→分组讨论→小组分享→讨论分享→成果展示→跨部门交流→老师及教练辅导……

3、 公司业务再理解

对于企业经营及业务要求的再理解

   这些天的研讨,通过各部门的汇报交流、咨询老师、董事长的辅导,让我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和我们公司自己的业务理解,有更进一步。这对于在今后的工作开展有所帮助,同时对于一个全面意识及企业经营也多了一层理解、认知。

4、 一些思考:

关于人性、对错、管理……

   在一个思想碰撞、高手交流的过程中,作为一个HR、一个活动参与者,我有意识的去观察公司的领导们、关键岗位,并发现、思考:

Ø  人性:人更多是做要求的事情,而非期望的事情;期望认同、期望权威这是他们的人性一角。通过人性的观察,也告诫我在XX面前要保持谦默、管住嘴。

Ø  对错:太多时间真的没有对错,只是角度、思路不一样,更多是利害而已

Ø  管理:计划、组织、用人、指导、协调,但作为管理者,有真的几个人做到。经营管效益,管理管效率:又有几个人管理者理解了?

Ø  提升点:目标及期望的标准与现状的差距,就是自我、部门或企业的提升点。

Ø  要求→需求→能力→行为:将企业发展要求,变成部门及个人的需求;通过需求的满足,实现能力的提升;能力的提升,需要应用到行为上,也只有通过行为进行表达……

 

2、感受

1)第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重要性:

在我们公司从事HR管理是幸运与幸福的,因为我们董事长非常理解、重视HR,而我们的HR头头也非常厉害。他们在公司会从各个角度呈现及突出我们的价值与作用,比如大会小会说“理事安人”“全员HR管理的重要”“战略、人才和流程”……这也是为何会我进来的三年多就接触了“招聘体系构建的咨询项目”“组织能力建设支撑战略实现研究项目”和现在进行的“人才管理咨询项目”,这对于我们只有1.5亿营收、160多人的民营企业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当然,我们公司的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而这些天的学习,更让我再次体会到“擒贼先擒王”的重要性。

 

2)“语文数学”的重要性

要表达好,精准阐述一个意思,用词及标点符号非常重要;科学、严谨陈述,数据管理能力则非常关键。这些天的活动让我再次深刻体会,这也是验证我们董事长说的:学习好语文和数学非常重要!

 

3)逻辑表达的重要性:

结构化表达、逻辑性陈述,对于一个事情的诉说、一个观念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天各部门经理的汇报呈现,则让我充分体验了这点(明显的感受到部分经理的表达,凌乱)

 

4)角度、边界与标准:

这三天的活动,同样的表格、同样的老师讲课、甚至同样的“词汇”描述,都会呈现出五花八门。这就是因为“角度、思维边界和标准”不够明确。所以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对于事物、人员对待的角度、边界及思维,我们一定要有意识的训练及思考、对待。

 

5)其他感受

+磨人,我这个有点知识背景的人也不能逃脱。“意识、行为和结果”,三者不能或缺……

 

总之,这是一场非常不错的三天。今晚叨叨结束,明天继续……

-------------------------------------------------

【注】 我不是学术研究人员,也不是业内大拿,以上一气呵成的叨叨文字可能错字、别字,也可能不成体系、不成理论,亦可能不逻辑、不深入。

它纯属我自己的思考、反思、总结或学习,不存在其他意图,也不太具有讨论价值!但,也请不要随意转载

如,文中有“引用、摘抄”,除明确说明出处外的,其余都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也请告知,谢谢您!

林桐禄(微信号Tony_ltl) 在此,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