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或受益每位劳动者
原作:龚蕾
据央视网,咱们国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称争取5年内完成系列职称制度改革任务。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有哪些亮点呢?
第一,要求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第二,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考试不做统一要求。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
第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研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
第四,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规范与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第五,探索新兴领域职称系列,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
第六,化繁为简,科学合理地设置评价条件和程序,让专业技术人才少跑腿、少填表,少准备资料,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
职称制度改革,对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不做统一要求,这是亮点之一。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对每个岗位都那么重要,互联网普及时代,几乎每个人都会用使用计算机,不会五笔打字现在有手写和智能笔,咱们国家与世界各国文化贸易交流越来越多,几乎每个人均会用外语与外国人交流,外语也是类似,大多数企业早已走向世界与各个国家企业合作,在工作中很多员工外文很流利,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然而旧的职称评定方式必须统一考试以分散很多时间精力备考。外语对很多专业岗位并无太大作用,如中医、艺术美术等。更何况,全世界最美的语言是中文。说一口标准汉语普通话比什么外语都好。对计算机和外语考试统一考试其实是交给了市场与实践,要求其实是在提高。
1949年至50年代国家对新中国成立前技术职务予以保留和认可,技术职称由各单位和组织部门考核任命。上世纪50年代,咱们国家起草了高等教师学衔条例。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逐步开始使用技术、学术等称号替代学衔。60年代中后期文化大革命时职称工作中止。1978年全国开始实施技术职称评定制度,70年代至90年代正式批准的职称条例大约有22个,1986年职称改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2个系列增加至29个系列。1994年人事部会同劳动部下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从此,包括职业许可即执业资格制度和职业能力认证两个体系的职业资格制度,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并行的职称制度。
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分为6个部分18条,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改革任务、贯彻落实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意见提出,力争3年时间基本完成职称系列改革任务,5年时间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新职称制度。
咱们国家总书记在2016年11月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科学人才观,结合咱们国家各行业技术人才队伍实际,围绕推进创新等制定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新标准。将完成基本工作量为必要条件,分层分类完善条件,鼓励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基层,免考职称外语和计算机,统一中小学职称制度。评审专业技术职称作为学术技术水平认证,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衔接职业资格制度,完善评价方法,以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为基础,建立健全职称考核制度,改进评价方式等。
每年参加职称考试的人员大约300万左右,成为了高考、自考外规模最大的考试。在一些医院里非常有经验得到病人好口碑的医生,却不得不以论文著作来评定职称,有些医生为了评定高级职称花钱找人代写买版面,前年英国大型医科出版集团撤销了41位论文,涉多家高校附属医院。不提升职称不可加工资让其趋之若鹜。在高校医院,若发表核心论文分量越重,评定高级职称速度可能越快,申请科研项目更顺利,国际核心刊物有无版面费且影响因子系数较高优势,医学院教授或附属医院医生更倾向发表国外文献。假如医师评定高级职称不再以是否发表影响因子国外文献为重要依据,那么,还会有那么多医生涌向国际文献了呢?
此次职称评定改革,增强人才积极性,激励更加科学,进一步与国际考评接轨。此次意见第十六条,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定评审权限,推动国企事业、科研高校自主评审,简化了职称评审工作,让评审更对接岗位需求,体现更加灵活更务实的职称评定导向。
人才是国家宝贵资源,用科学有效职称评定方法激发人才积极性与创新精神,尽可能减少主观影响因素,让职称平等更科学公正。尊重知识,尊敬人才,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激励各行各业人才脱颖而出,适应经济发展,职称评定吸引、稳定、激励人才,优化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咱们国家经济从出口转向消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引导人才强国正确方向,为咱们国家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实力有创新的人才队伍。
职称评定更加科学、更灵活、更有效。职称评定改革更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职称在我国人才制度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职称评定注入了新的内涵,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潜力与创新能力,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进取精神,从而体现在工作效果中。咱们国家总理前年视察数字技术公司时说,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只要用好人才,充分发挥创新优势,我们国家的发展事业就大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
深化职称制度考核,以职业为分类,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促进人才开发,健全职称制度,更加突出了品德、能力、业绩,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客观科学、评价公正,职称改革让职称评定更加客观、公平、合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或正当其时,职称制度改革或受益每位劳动者。
(以上仅代表笔者个人一点儿不全不足想法,欢迎指导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