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ltl3525的空间 > 博客
关于客户接待的思考 ——同路叨叨(93)
2016-11-29 22:26:07

背景:上周在老家返回上海的火车上,接到领导的微信,说星期二要进行一个重要客户的HR团队交流接待工作。面对着这样的一个工作任务和他们的交流清单,我的第一感觉:形式;第二感觉,换个角度或许有启示;第三,淡忘……今天完成了接待工作……

思考/出发点:……

关于客户接待的思考

——同路叨叨(93

一、接待流水账

昨天在部门周例会上,领导就今天的接待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布置与分工安排。晚上,我们部门代表与客户管理部经理一起去酒店与客户的HR团队进行了一个欢迎晚宴,对于客户来访的5个人的HR团队有了初步认识。

今天,他们到公司是8点半,我们的同事先带他们去参观了一下公司。之后就是我们领导领着我们的HR团队进行一个“照面”,就沟通方式及时间达成共识后,就开始了正式的沟通交流。今天的交流概况是:招聘/入职——绩效\基础劳动关系——薪酬政策——企业文化——培训——一天盘点/小结等流程,历时7.5H。他们下午去市区,想利用这个机会看看上海……

 

二、思考:收获、感受

1、“企业经营”“客户为中心”是一种理念,跟需要全员行动的表达,考量着企业“协作”能力等。

从这样的一个客户接待工作,一定程度佐证了我们公司当下提出的“以客户为中心,分层分级、立体服务”营销管理理念,是在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着。同时,也看到,一个企业的协作能力的重要性:为了这次客户接待工作,营销前台、营销后台及HR部门进行无缝链接与协作,而且在接待方便都能很好的沟通、协作。这也让我想起,之前“大咖或大作”上说的,当下的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产品优势更多是保证或媒介,更多是考虑一个企业团战作战与企业的软实力了。

 

2、“行业发展”HR行业不断的被认知、在不断的发展。

通过这次客户HR团队来访,至少折射着:①HR们开始被更多的老板们用实际行动给予重视了,客户企业是老总亲批这次HR团队“走出来”交流,这无不是在告知着HR的价值被认知了;②客户企业属于三四线城市,通过与他们交流,他们也在开始寻求突破、转型,在开始思考价值的体现与产出,这种种现象都在告知着HR行业也在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在转型、在发展。

 

3、“个人感知”学习、分享,成就未来。

虽然我没有全程参与这次交流活动,只是参与接待和两个模块的交流。但这足于给我这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以不少收获了:

1)  业务理解: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与交流,让我更近一次理解我们公司的业务,了解客户的情况,以及“窥视”一面公司营销人员的营销状态;

2)  思维差别:又一次感受到,人与人的差别更多是一种思维的差别。我们需要锻炼自己对待事情、对待问题的角度、思维。

3)  理论的重要性:曾经何时,我们已经被“干货论”所左右着。殊不知,哪些所谓的干货产生的企业环境、人员特点及时间条件,都是非常不一样的。哪些“干货”只是那个地方、那个领域、那个时空的“干货”而已。其实很多时候,还不如掌握以下专业知识理论、工具,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予发挥、应用;来的给力、有效。

4)  引导技术:我今天的交流还是讲了太多话了,虽然自己还是真诚、坦诚的表达着自己的认知、经验与感知,但现在想来,还是说太多了。毕竟对方的经历与认知层面,自己掌握的非常有限。我还是需要历练自己的“引导能力”。

5)  团队协作:我们这次客户接待工作,我充分的认知到或者说显现出,我们部门团队的协作能力(虽然我们的系列大型活动能够体现,但这次更加明显),而且能够看到我们部门团队的层次感,毫无违和感的层次性。挺好,真的挺好。

 

回顾这次客户接待,真的挺好;我们的学习成长,“引进来、请进来、走出去”都是非常好的形式、方法或渠道。今晚叨叨结束……

-------------------------------------------------

【注】 我不是学术研究人员,也不是业内大拿,以上一气呵成的叨叨文字可能错字、别字,也可能不成体系、不成理论,亦可能不逻辑、不深入。

它纯属我自己的思考、反思、总结或学习,不存在其他意图,也不太具有讨论价值!但,也请不要随意转载

如,文中有“引用、摘抄”,除明确说明出处外的,其余都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也请告知,谢谢您!

林桐禄(微信号Tony_ltl) 在此,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