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5后就业不走传统路)
本报记者 马珺
近日,QQ浏览器提供的一份95后就业观的大数据报告显示,只有52%的95后毕业生选择找工作,而选择不就业的比例则高达48%,这些选择不就业的毕业生去向更是五花八门,学习深造、创业、上直播当网红、回家结婚生子等不一而足,其毕业去向选择上呈现出多元化、网络化和娱乐化三大新趋势。
面对一年又一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份数据报告给职场和网络带来了不小的“震动”。网友“邹邹忌”表示不能理解:“真是迷之就业观!天性叛逆不羁的他们,到底要闹哪样啊?”网友“沈木楠的Mineral”:“好任性的95后,想当年姐还没毕业就开始就业了。 ”网友“baihe6705”则认为,不是理想不丰满,只怪现实太骨感!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是很多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主要原因。
然而95后们却不以为然,网友“我是泞泞泞泞泞”不认同网上逃避就业压力的说法,他说,如果只是这样,我们就直接啃老好了,何必考研受罪?他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考研实现梦想,实现更深层次的人生价值。网友“喵喵mmx”则更自由洒脱,她说95后更希望是享受生活,不希望被生活所羁绊。
这份数据报告还出现了一个新名词——“隔年间”,不知道70后、80后的叔叔阿姨对此是否熟悉?根据报告给出的解释,隔年间指的是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报告指出,对于95后来说,隔年间不只是一场说走就走的任性旅行,他们更希望投身支教、环保义工、医疗义工等公益活动中,培养爱心和责任感,锻炼吃苦耐劳精神。
看到这里,小安想说,看待95后的“不就业”,与其用“过来人”的眼光指责他们“怕吃苦”“不务正业”,还不如带着理解的心,贴近他们,了解他们;与其试图迫使他们循规蹈矩,不如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更合适的就业环境。生活会考验那些年轻而不切实际的幻想,时间终将给出最好的答案,说不定中国未来的乔布斯和扎克伯格就出现在他们中间呢。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