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ltl3525的空间 > 博客
《自我介绍》的小思 ——同路叨叨(82)
2016-10-15 22:02:46 | 自我介绍 , 问题

背景:我参加了一个“网红讲师训练”的网络微课活动,今天开课,老师的第一堂课是关于自我介绍的内容。我是在边跑边听的,关于这样的自我介绍,我就有所思考……

思考/出发点:自我介绍是我们生活与工作中经常要遇到的问题,也是我比较不太喜欢的一个问题,同时也知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正好稍微理理如何进行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的小思

——同路叨叨(82

    在职场面试中经常会遇到“你进行一下自我介绍”、“你用三分钟自我介绍一下”等类似的问题,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你什么名字”、“你是做什么的”等类似的问题。之前的我,非常不喜欢关于自我介绍的问题,但是今天晚上遇到这样的课题时,我突然发现我已经不自觉对这样的问题,有了自己的角度思考。

    在遇到老师在讲课中,要求听课人员进行60秒自我介绍练习,并在短时间进行讨论群进行分享。我马上想到:我要传递什么、受众的特点、内容的角度、内容的边界、如何表达、最终实现自己介绍……于是,我停下跑步的步伐,马上回复了我的“作业”。很庆幸的是,讲师在几十上百的不断更新的自我介绍中,选到了我的自我介绍进行点评。

现在稍微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样的事情,我还是有所感叹与小思:

1、 感受自己的变化: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开始有瞬间思考、而且是有一定的次序进行思考。要知道,以往我是非常不喜欢这样的自我介绍,而且遇到了也只会更多思考、纠结“我怎么介绍自己,我介绍什么内容”等内容;最终就是非常常规的介绍完。在两三年未遇到“自我介绍”的问题后的今天,我自己都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这让我有点小高兴与激动;至少2016年自我有计划、有序的训练,得到了初步的成果产出。


2、 自我介绍的解读:我当时瞬间的自我介绍输出的解读。
1
)背景解读:这个学习群里绝大部分是HR领域的人士、其次是其他领域从事管理的人士,而今天的讲师是此次活动组办法,同时介绍内容要在60秒左右。
2
)面对这样的前提,我希望我的自我介绍“传递我的基础信息、我的职业和我对HR的感受”,同时传递出“我是学习者、爱好学习及重视感恩”之类的潜在内容。


3、 “自我介绍”小思:反思自我介绍,我突然发现我们在遇到自我介绍时可以注意以下信息。

1) 背景及对象:我们要做自我介绍肯定是有一定的环境要求(要不是面试、要不是就是见客户等),了解、分析及掌握受众对象的特点,初步分析:他们的职业、他们的角色、他们希望听到或者我需要给他们传递什么等等内容……


2) 内容布局:自我介绍的基础信息或叫固定信息,个人基础信息(姓名)加后续内容。而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有序、有记忆点”的呈现出去:有序考验的是我们的表达一脉相承的连贯;而如果让对方能够在短时间记住自己才是关键,这就是要我们重视“记忆点”的突出。


3) 基石与基础:虽然我能对“自我介绍”这事能够迅速的进行有目标、有角度、有思维的思考,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一种基础的必要。
1)素材:“巧妇难以无米之炊”,在平时,我们应该思考、整理“自己如何诠释姓名、自己有什么、爱好什么、未来规划、职业思考……”等之类的内容,这样才能在面对“自我介绍”问题时能够漂亮的、如实的呈现——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的自我介绍还是不够精准。
2)锻炼:“一日难成仙”,至少对于我来说,太多东西不能一蹴而就,我需要有经历、有锻炼、有试错,我很难出口成章,我是需要有历练,之后再磨打。我属于笨拙型,我需要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其他:自我介绍是一件简单、常见的事情,但它也是非常考验功夫的一件事情。或许,如果可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也应该准备多个版本的“自我介绍”——1分钟的、3分钟的,工作上的、生活上的……

 

自我介绍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今晚就叨叨这些,晚安

 

-------------------------------------------------

【注】 我不是学术研究人员,也不是业内大拿,以上叨叨的文字可能不成体系、不成规则、不成理论;可能不逻辑、不深入、不系统。

其实这纯属我自己的自我的思考、学习、反思或知识梳理;不太具有讨论价值

林桐禄(微信号Tony_ltl) 在此,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