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天宇风吟的空间 > 博客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
2016-09-18 09:25:32 | 心力管理 , 员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经营与管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心力管理,是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首先提出的,是他长期企业管理实践的结晶,也是对“中国式”企业管理的有益探索。这些管理方法既有理论更有实践,是他从“心”开始,用“心”探索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经营模式的经验总结,彰显了心之养、心之育、心之动、心之力的管理艺术。如何将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紧密结合?如何以“文”化“人”,赢得人心?让我们走进“黑松林”管理的“心”故事——

文/刘鹏凯

心力管理实践谈之一: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融心工程!

近几年,在劳资关系松散、人员流动极大的背景下,企业用工形势发生了变化,员工频繁“跳槽”、有订单无员工的情况成了众多企业的共同烦恼。

如何建立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构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和谐劳资关系,化解“招工难、用工难”问题,留住员工的“人”,开发员工的“心”,发挥员工的“力”,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这是企业家正在思考的问题。

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招工难、员工频繁“跳槽”现象,说到底是员工对企业缺乏感情。要想让员工对企业充满感情进而忠诚,企业家必须付出真心,将心比心,换位换心,用“心”管理,用“力”管理。

然而,现今许多企业家把为员工的付出,单纯理解为用金钱支付,其实这只是完成了职责的一半。因为人对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只有在满足员工相应的物质需求的同时,给予他们情感关怀,让他们从内心感动,才能真正换来他们对企业的忠诚。

北宋欧阳修有言:“万事以心为本。未有心至,而力不能至者。”心力管理是将企业员工的心之所及,转化为力之所达的过程;是将团队层面的意识培育转化为物质层面的生产力资源,并有效地进行集聚、发散和利用的过程。心力管理的对象是人心,其核心是心力开发。企业要开发员工之心,首先是“老总”自身要先苦修心力,然后用自己的心与员工的心交换,在与员工“心心相印”的同时,开发员工的心力,形成“上下同欲”、“众志成城”的局面,员工才能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

企业家应明白,个人纵有天大的本领,如果离开了员工这片土壤,失去群心群力,企业就无法做强、做久。这些年,我们从企业成长的“小时候”,就这样坚持用心给力,精耕细作,倾心倾力,打造“融心、聚心、塑心”工程。

融心工程——化解员工心中“千千结”

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员工能否快乐工作也是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如果员工对企业、对工作缺乏“热度”,那么他们的工作态度有可能就是“冷若冰霜”。这些年,我们打造“融心”工程,化解员工心中的“千千结”。现今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不仅仅是经济雇佣关系。企业与员工不但需要经济契约,还需有心灵契约。而建立心灵契约,不要用心机、心计来对付员工,而要用真心爱心将企业的理念与员工之间达成共识,让员工看得见、摸得着,进而将个人价值取向与企业主导价值观达成一致,对企业产生高度的文化认同、强烈的归宿感。

1997年,我们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成为黄桥镇第一家改制试点企业,真正拥有了“产权明晰、自主管理、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自主权。企业改制后,如何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转化体制优势,学会走新路?我们不讲大道理,不喊空口号,而是换位换心,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工作动机、劳动艰辛程度,以及他们为企业发展创造的价值,综合各种因素,寻找改革的活力、合力。

我们想员工所想,运用改制后兑现的自主权,以工资作为突破口,采用“不同岗位、不同考核、不同薪金”的“双工资制”新模式,在员工中推行“双周工资制”,在中层管理者中推行“双薪工资制”。一方面,让员工做了工就能拿到钱,一个月发两次工资,为员工解除生活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让管理者在什么位置拿多少工资,促使他们“将心比薪”。高薪之下必然是高责、高效、高能,只要你付出总能得到回报。

为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又在新的中短期目标规划中,制定了具有激励作用的奖惩方案。例如,与特岗人员签订一份为期五年的特别岗位合同,为他们提供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平台,从而稳定了企业的核心人员。

要想留住人才,就要让全体员工在内心深处产生归宿感。我们利用工资这个企业的“杠杆力”、精神激励的“生长剂”,不断完善薪金体系,用“心”将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由“合得拢”变成“拆不开”、“粘得牢”。我们先后与员工签订了“特岗人员责权利”、“协议工资”、“绩效考核奖惩条例”、“5年内员工工资每年递增不低于15%”等契约,用企业独特的“粘合剂”“粘”住了员工的心。劳资关系逐步和谐,盲点变成了看点、亮点、出彩点,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员工的心,是企业的根。企业应是一座大舞台,如果员工感到自己是舞台上最幸福、最优秀的演员,他们就会尽心尽情尽力把才华和热情献给这个舞台,演好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

有一年冬天,我在下班途中无意中见到一名年轻的员工在呼啸的寒风中艰难地骑自行车。后来了解到,这名员工每天上下班要蹬自行车跑20多公里的村路。于是,我们提出“员工个人掏一点儿,企业借给他一点儿,银行帮他贷一点儿”的办法,让他在城里买房。如今这名员工已成为企业的骨干。

员工小朱为了不影响上下班,忍痛将刚买的电瓶车半价卖了,又搭进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摩托车。可是新车骑了没出三天,因没上牌照被交警扣了。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凭着“行风监督员”的身份,到交警中队“负荆请罪”,队长“特事特办”,收费放行,令小朱特别感动。

管理意味着“爱”。什么是“爱”?就是牵挂和关心。“爱”字不是简单几笔就写出来的,应该用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做出来,用真心换真心。

企业家只有放下自我,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同一化,与员工“融心”——用“爱”融化员工的心,赢得员工的心,这样才能获得员工的认同感,员工才会把企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自觉自愿地为企业的发展献出全心全意全力。

(待续)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经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