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自强_nan的空间 > 博客
职场中,怎样做到情绪不失控?
2016-10-09 10:14:34 | 职场 , 情绪
  刚进入职场时,在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比的是学历。进入职场数年后,升迁速度比的是经历、能力和人脉——即使经历、能力过人,若人脉不足,职业生涯恐将颇多颠簸、难得平顺。想要广建人脉,就得有好的人缘;唯有锻炼高EQ,方可不让情绪成为向上攀升的绊脚石。

  许多人感叹自己人缘不佳,但自省脾气并不差,只是偶而脾气暴冲、口不择言,但就像午后雷阵雨般,来得快去得也快,并没有留下什么难以磨灭的痕迹啊。他们却未察觉,午后雷阵雨威力惊人,万一失控就会泛滥成灾、造成伤害——友谊再深厚,一不小心造成的裂痕,可能就是永难弥补了。

  情绪领导力是成败的关键

  友谊养成不易,但决裂却可能在旦夕之间。人际关系从亲密变紧张、从友好变为对立,主要原因不外乎,当遭遇不如意的事、与他人意见相左,或听闻批评时,负面情绪瞬间膨胀,顿时暴怒、埋怨、回击,举止急躁、傲慢、嫉妒,甚至不惜谎话连篇。

  无数的上班族,为了升迁埋头苦读各式企管书籍,但大多数企管书籍皆强调增加专业能力,却忽略了“情绪领导力”的重要性;情绪领导力与人脉深浅息息相关,其影响力绝不低于专业能力,甚至犹有过之。

  失败者多半是情绪悲观主义者,当遭遇冲突、不如意时,负面情绪立即膨胀,并随即宣泄而出,思考常被愤懑、忧虑、沮丧等情绪左右,时常冲动行事。

  成功者则几乎皆是情绪乐观主义者,当遭遇冲突、不如意时,懂得如何控制、排解负面情绪,让负面情绪点到为止,所言所行皆出于理性思考,更擅长化愤懑、忧虑、沮丧为力量,继续在职场上奋力前进。

  以下举个例子,如果你是那位客户,你会希望和谁合作呢?

  两个企业的业务经理,分别经过长时间的接洽、协商,客户终于同意签约了。但在约好签约的当下,客户的采购经理却不签约了,反倒连珠炮地道歉,并说明因为该公司总经理对彼此的合作模式有新的想法与意见,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做最后决定,之后将择期联系。

  面对此一突发状况,其中一位业务经理认为被对方欺骗、玩弄,而且未能签到这张合约将是职涯最大的屈辱与致命打击;深感绝望的他,怒由心中起,忍不住对客户的采购经理大声咆哮,在宣泄完情绪后拂袖而去。

  另一位业务经理面对此种状况时的感受虽与前一位经理完全相同,但他平心静气思考:“假使对方真没意愿,就算死缠烂打依然无济于事;如果对方真有意愿,会再联络的。”

  他进一步思考,客户内部可能确有歧见,待其内部意见统一后便可尘埃落定,而且,仔细推敲这位采购经理的用词遣字,还未到完全绝望的地步,千万不可放弃,就算此次合作告吹,只要彼此维持良好互动,日后必有再次合作的机会。

  调整心情后语气平和地接受了客户采购经理的请求,与其握手致意后离开了。一周后,该客户的总经理终于弄清契约的来龙去脉,决定大幅增加采购清单上的品项、数量。如果你是那位采购经理,我相信你联系的对象一定是全程维持礼貌和风度的那位业务经理。

  盛怒之际应暂离现场

  人非草木,一定有想发脾气、情绪不佳的时刻,只是失控的情绪有如火山爆发,容易让人口不择言、恶言相向,让处境更加一发不可收拾;而且暴怒的时间越久,越容易失去理性,甚至到最后已不知为何而怒、为谁而怒,不知如何善后了。

  无论人生、职场,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若不懂得收敛和管理情绪,生涯、职涯都将走得比他人辛苦。《孙子兵法》言道:“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职位越高者越要懂得自制,不可在情绪当头做决定,以免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即使修养再好、EQ再高,仍免不了有怒急攻心之际,此时该怎么办呢?与其和对方继续言辞交锋,还不如暂离现场,缓和一下自己的心情,不让情绪蒙蔽理智;如果无法暂离现场,除了口、手稍安勿躁,心思、精神也应转移焦点。

  每当负面情绪即将爆发之际,我选择走上心灵的阳台,避免祸从口出。

  在阳台上,面对不同的情境我会先反省八件事:

  1. 发怒——我是否先得罪人,而引起反击?

  2. 抱怨——我是否尽了自己应尽的本分?

  3. 自大——对方的感受为何?我为何要自我膨胀?

  4. 急躁——真有用吗?应快速想出解决之道。

  5. 欺骗——若为达目的而说谎,事后要做出更多的欺骗,内心是否承受得住?

  6. 骄傲——我是否有骄傲的念头?有人愿意与骄傲的人为友吗?

  7. 嫉妒——不要与别人比较,要与昨天的自己比。

  8. 批评——说永远比做容易,应多体谅他人的难处。

  站在阳台上望向远处,宽阔的视野和新鲜的空气,容易让人“重新聚焦”,省思“为何如此激动”、“有没有转换空间”、“还有其他选择吗”;当想过这些转折,大多可以为了顾全大局而及时调整心态,不再坚持己见,选择另谋解决方案、途径。

  本文摘自前摩托罗拉副总裁孔毅(美籍)《赢在扭转力》

  作者:孔毅,前摩托罗拉副总裁
  来源: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