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别人笑笑自己,放轻松。生活有进有退,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既来之,则安之,只要自己做好了准备,剩下的就看机会什么时候撞上来,就怕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机会来了,那么擦肩而过的就是遗憾了。
上次例会后,会议决定让王晨去凯达厂催货,协助组建新车间一事,王晨虽说后来有点小情绪,但是还是执行这个会议决定。作为凯达机械厂与江南重工的董事长刘耀君,觉得还是有必要找这个兄弟谈谈,解开他心中的疙瘩,至少要让王晨觉得,自己还是重视他的。
坐在江南重工董事长办公室宽大的老板椅子上,抬头就可以看到窗外的景色,刘耀君想了想,拿起电话准备叫秘书韩丽,通知王晨到自己办公室来一趟。结果手放在半空中,刘耀君摇头笑了笑,自己与手下的老兄弟们,什么时候这么陌生了?还需要让秘书通知?
“王晨呀,在哪里呢?”摸出手机,熟练的拔出一个号码,电话刚接通就开口说。
“刘总呀,我在总装车间办公室呢,正准备收拾一下就去凯达厂去看看。”王晨其实刚抽好烟,正准备去车库骑摩托车,就听见手机响,看到是老板刘耀君打来的,以为是催着去凯达厂,于是急忙说道。
“哦,急什么呀,我在办公室呢,来这里聊聊,咱兄弟们好久没在一起喝茶了。”刘耀君知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个时候只有打感情牌,才会有最好的效果。
“好的,马上到。”挂断电话,王晨寻思,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刘总改变想法了?还是对我不放心?王晨心里也有数,老板说自己是他兄弟,那是老板高抬自己,自己绝对不能蹬鼻子上脸和老板去称兄道弟,否则就是不懂规矩了。
当王晨来到刘耀君的办公室外面时,看着门没关,刘耀君正在办公室练高尔夫的挥杆动作。王晨站在门外,不由得心里苦笑,有钱人呀,真是想不明白,那玩意好玩?真心不如打几圈麻将来得实在。
刘耀君一边练,一边在自言自语说,怎么这个动作有点像挥着镰刀割水稻呢?但是,不练又没办法,现在陪客户,自己要是不懂点高雅的玩意,还真显得自己上不了台面。
“王晨来了呀,快进来坐吧。”当刘耀君看到站在门外的王晨时,招了下手说。
“小韩呀,把我那个上好的碧螺春拿出来呢,再把那套紫砂壶给我洗一下。”刘耀君对着办公室边上的秘书室喊一声。
王晨来到桌子边上坐下,有点猜不透刘耀君的想法,自顾自的先点支烟,慢慢的吸着。
等韩丽把茶壶送过来,杯子放好后,刚要出门,就听到刘耀君说:“小韩呀,上午不管谁来电话或是找我,都先推一下。”
“王晨,别生份呀,想当年,我们几个在一个师傅手下学技术,真是怀念那段时光,什么都不想,只想着把技术学到手,学得精。”刘耀君坐在对面,端起茶壶先给王晨倒满茶,缓缓的说。
“刘总,您还记得呢,确实,那段时光值得回味。”王晨也笑着说,心里想到,怎么人与人的境遇就是如此不同呢,同样在一个师傅手下学艺,十多年光景,人家开着宝马陪着客户打高尔夫,我只能骑着摩托车与小伙伴打麻将,到底是为什么?是他运气好?这个不得不承认,更多的还是从他身上爆发出来的胆识,魄力,眼光,敢打敢拼。也许,就是同样的机会摆在自己的面前,自己也不一定敢做出和他同样的决定吧。
“怎么啦,最近情绪不是太高嘛,有什么想法?”刘耀君话锋一转,随意般的问出一句。
“刘总,我觉得我在江南重工做的还可以呀,这样回凯达重工,没脸见老伙计呢。”王晨盯着刘耀君的脸,索性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至少弄个明白。
看着王晨的脸,刘耀君也点支烟,看着丝丝飘走的烟雾,刘耀君觉得只有在抽烟的时候,才是自己思维最活跃的状态,都说吸烟有害健康,谁知道只有抽烟的时候,才会有那种淡定、让人沉醉的表情,特别是在忽隐忽显的烟雾中,让人觉得在现实与梦幻中切换。
“王晨呀,这样才说明我对你的重视呀,当初组建江南重工,我是第一时间把你抽过来当车间主任,老伙计用的顺手呀,现在同样的道理,江南重工要发展,那么凯达机械厂作为配套供应商同样要跟上步伐才行,目前凯达机械厂的供应能力已经制约了江南重工的发展了,这个时候组建新车间,让你去协助,基本上也是让你重挑重担呀。”刘耀君狠抽两口香烟,然后把半支中华就这么扔在烟灰缸里了。
“刘总,我知道您的好意,不过,我怎么觉得是被周文雄给算计了呢,我不在这里,他就少根刺。”王晨还是有点不开心的说,自己想来想去,这下周文雄该得意了。
“王晨呀,这个我该说你两句了,我们都没怎么上过学,以前靠经验管理,可是企业发展了,特别江南重工的定位是高科技企业,我们在管理上也要与时俱进,这也是我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根本原因之一呀,可是你呢,有时候还是没有理解我的用心呀,前任总经理在,你在不同地场合,并没有给人好脸色看,而且还有过公开的顶撞。”刘耀君虽然经常不在公司,但是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渠道,这些事,自己还是心中有数的,现在就正好说出来,敲打一下王晨,省得以后他会再次犯浑。
“你是我的老伙计,说把兄弟也不为过,总经理当然不会动你,但是,你的上司呢,别的职业经理人会怎么想?你以为你这样呆在江南重工,生产部周文雄部长还能管得了你?长期如此,我也为难,对老伙计下手,我不忍心,但是不动,一帮管理层如何看我?所以,这次也是个机会,让你置身事外,去凯达机械厂帮我把新车间管好。”刘耀君喝口茶,慢慢的说,就当是聊天了,把该说的都说到,记他心里有点数。
“刘总,你知道我没有什么坏心,我也想把车间管好,但是那帮的外聘来的,有时候真的看不习惯,打着改革的旗号,瞎折腾,损害的还不是您的利益?人家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作为老人,看不顺了当然得站出来抱不平。”王晨有点不服气的说,凭什么呢?好歹自己也是忠心的呢。
“王晨呀,我知道你的心思是为公司好,但是,也要注意方法方式呢,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用人嘛,还是要看主流的,不论亲远,只要有才,那就会给他们机会与平台。古有千金买马骨,现有千里接人才,你知道?为了请前任总经理来江南重工,我知道他公司给他配辆车,在他调回广东美的总部的时候,我费了很多心思才把他们公司的这辆车买下来,派个驾驶员去广东,开着这辆车接他来江南重工风风光光的做总经理。我前面做势,高调用人,你倒好呀,在后面扯后腿呢。”刘耀君想起自己这个大手笔,还是有点得意的,不过也为后来他终究离开了感到可惜。
“刘总,我就想不明白了,外来的和尚就能念好经?”王晨还是不服气的问道,这个时候,再好的茶,喝在嘴里也是没有味道,也许,只有刘耀君才能清楚的告诉自己的答案。
“王晨,我们说经验是个好东西,但是,做企业管理,我们不能坐井观天呀,除去收拾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外,也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我需要外来的职业经理人带来他们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开放的管理方式,积极的合作意识,还是那句老话,只有先当学生,才能有资格做老师。我希望未来,无论是凯达机械厂还是江南重工,都应该走出去,去参与更大的市场,打下更多的江山。我自认为我的管理方法满足不了这个要求,你们一帮兄弟同样也达不到这个高度,那我们就得让有能力的人进来,跟着他们学,看他们怎么做,有了这个时间差,无论是我们自己学,还是培养人,都有时间。”刘耀君面对自己的这个老部下,老伙计,兄弟,认为还是有必要引导一下,免得思想上转不过弯,以后尽早要掉队。
王晨再次点支烟,猛吸一口,然后紧紧的盯着刘耀君说:“刘总,你宁愿相信这些外来的职业经理人,也不信任我们这些老人?”王晨只想知道答案,是不是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刘耀君听了这句话,笑笑不语,站起来,走到落地窗前,伸手拿着球杆再做一个挥杆的动作,然后转身,冷冷一笑的说:“记得我们初中学近代史时,国共合作时,后期蒋委员长有个著名的口号就是:容共,限共,防共,清共。这个用在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上,也是同样如此呀。”
“刘总,什么意思,这个与用外来职业经理人有关系?”王晨一时没转过弯来,下意识的问一句。
“国共合作时,共同的目标是抗日,消灭他们,直到把他们从国土上赶出去。所以才会有限度的合作。同样,在目前的企业管理中,我与职业经理人也是一种合作关系,我们共同的愿景是把企业经营好,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让企业盈利,更好的回报社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会给他们机会与平台,容忍他们做一些事情,甚至允许他们去做一些变革,鼓励他们去打破旧有的体系。但是呢,我会在人事权与财务权上对他们做出一些限制,毕竟我才是老板。不能让员工只知职业经理人,不知老板。”刘耀君自信的一笑,再回到桌子边上,告诉王晨自己的想法。
“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呀,你怎么就能保证这些经理人能完全听你的呢,不怕他们打自己的小算盘?”王晨也是适时的得出自己的疑问,提醒老板不要轻信于人。
刘耀君料到王晨会这么问,换谁也是这么问,于是淡淡一笑,胸有成竹的接着说:“我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在一些关键的位置上会放自己信得过的人,就像当初调你们来江南重工一样,关键时候,还是自己人信得过呀,虽说有时候自己人不如外聘的有能力,但是胜在贴心与默契。这也是平衡之道,让你们互相牵制,互相制约,我这个做老板的才能居中协调,统合两方力量。
如果职业经理人,不上路子,乱折腾,做出危害公司的事,或是有损我的权威的事,那就对不起了,我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雷霆万钧与秋风扫落叶,踢他们出局。所谓龙有逆鳞,违者杀无赦!”
王晨听了后,抬头注视着刘耀君,还以为刘耀君不知道,原来他比自己看得远,也看的明白,终于知道为什么他能做老板,而自己只能做个小马仔,就是这分心机与城府远超自己十倍呀。
“还是刘总高明呀,原来刘总一切都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呢。我王晨从心里服。”王晨不得不适当的拍几句,虽说是一起混的兄弟,但是如今形势没人强,再说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呀,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
“王晨呀,其实不是我比别人强,只是我是老板,我掌握着游戏规则的制定权,要知道,制定规则的人怎么可能不保护规则制订者的利益呢?你想想,就像当年蒋委员长对下属说的那样,如果日本人打进来,自己还可以当亡国奴,如果共产党上台了,自己将是死无葬身之地。同样,现在的职业经理人,如果企业经营不善,破产了,他们可以换个企业,照样潇洒,而我呢,作为老板,轻则一蹶不振,重则家破人亡,我会把身家性命放在别人手里?角度与利益不同,做事方式与选择必然不同。”刘耀君叹口气,有些事不得不防呀,心里想到,有时候,做老板就得当枭雄,宁可我负天下,不可天下负我,自古不变呀。
“王晨呀,今天和你这可是掏心窝子的话,就是希望你别多想,安心的去凯达机械厂将新车间弄好,要知道总经理陶淑媛可是江南大学经济管理系的管理学副教授呢,是自己好不容易才请来凯达机械厂做总经理的,你要和李毅配合好,别再出妖蛾子,管理层的事,我心中有数。”刘耀君语气有点重的说道,也算是提前警告吧,今天自己已经态度了,高层的事,希望这些亲信别掺合了,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中。
“刘总,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一定把新车间管理好,不掉队,不拖腿。”王晨觉得老板这样对自己说了一些知心话,也感觉到很知足了,至少说明老板还是信任自己的,没有理由不表态。
“王晨,总体来说,你还是不错的,好好努力,公司过两年要去湖北与安徽建新工厂,高管将从你们这些元老中选拔,希望到时你能证明你自己,别说不给你们机会呀。如果到时落选了,别在背后骂什么刘耀君不讲义气。”刘耀君说说笑笑的透露出一个重大消息,算是让王晨有盼头,毕竟自己有责任带领这帮和自己一起创业的人兄弟们过上好的生活,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如果是扶不起的阿斗,只能怪自己没有那个命。
听到这个消息,王晨的眼神在瞬间亮了起来,同时心中也涌出豪情,知道这个消息,从现在起,自己就该努力工作了,不能负了刘耀君的心。同时,王晨也想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让老板放心?
“刘总,其实,有时候,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有时候,也是无意中做出一些让人误会的事,我就不明白了,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会让老板您放心呢?”王晨半真半假的开起玩笑来,反正老板当自己是亲信,有些话问问也无妨,这样才能让老板更放心,也让自己以后在工作中不踩雷。
“忠心可嘉,孤臣能用。”刘耀君用目光锁定王晨, 一字一字的吐出这几个字,同时也是表明自己用人的态度与底线。
王晨听到刘耀君这样说,也在沉思,无疑忠心可嘉这个自己明白,但是孤臣能用,这个指什么呢?认真想了想,王晨寻思着,难道老板是想让自己做杆枪?一杆让老板掌握的枪,指哪打哪,不与其他人保持密切关系,离开老板的保护,自己也就被别人给踩了。
也许是看出王晨的心思,刘耀君笑了笑,站起来拍拍王晨的肩膀说:“别多想啦,没事的时候,去看看包公与海瑞的故事,你就知道什么是孤臣。”
“好,我知道了,一定不负刘总所望,我先去凯达厂了。”知道刘耀君很忙,王晨答应下来,也就起身出去了。
看着急忙离开的王晨,刘耀君不由的摇摇头,自己的内心还是希望元老与外聘的职业经理人保持合作,当然是在忠于自己的前提下,允许有限度的内斗,即不能你死我活,也不能一团和气。刘耀君叹口气,回到自己的老板椅子上,转了两圈,不由想起一次与其他企业家交流时,有人说过一句话,帝王之道,唯在制衡也,慢慢的回味这句话,果然有道理。
刘耀君寻思这人王晨的位置已定,是该让葛锋考虑新的人选的事了,还是再从外面招吧。
(长篇连载,未完待续)
逸宸有话说:
所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有时候,当被动选择时,或许不是一件坏事,就看自己怎么想,须知,机会,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苹果砸在牛顿头上时,于是有了万有引力,如果是砸在别人头上呢,也许仅仅是吃个苹果而已。
同样,职场上,如何才能做个让老板放心的人呢?特别是管理层,其实,不管是职业经理人,还是功勋元老,一样需要思考这个规则。
一、刘耀君为什么要找王晨谈话?
1、打个巴掌给颗枣:在职场上,管人就是管心,时不时的要体现上司对下属的重视,让下属感受到是自己人,只有这样,才会让下属死心踏地的跟着走。
2、一语惊醒梦中人:作为功勋元老,以前所作所为有点过,需要提醒与敲打,免得再犯以前同样的错误。另外,再给机会,让下属有盼头。
3、言传身教加点拨:作为元老层,希望能够跟上自己的步伐,避免掉队,同时指导如何与自己保持一致?只有这样,不仅让他安心,同时自己也放心。
二、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四字关系:
1、容:在保持愿景一致的前提下,让职业经理人去放手做一些事,接纳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做出适当的变革,但是,这也是有底线的,容不等于纵。
2、限:无规矩不成方圆,划出边界,有节制的使用,限定权力,保留自己对局势的绝对控制权,同时也不让对方手伸过长,管了不该管的事。
3、防: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关键位置用自己人,互相牵制,保持平衡,既不让朋党扩大,也不让内耗过度。
4、清:如果能守规则,可以睁眼闭眼,对于破坏规则的,尾大不掉的,损害利益的、或者是有损老板权威的,踢出局。这不是过河拆桥,而是简在帝心。
三、孤臣的新解:
1、没有自己的势力,老板放心。
2、只对老板尽忠,老板安心。
3、做老板的枪,指哪打哪,得罪人的事多做,老板静心。
孤臣的境界就是孤立于同事,忠诚于老板。唯一的靠山就是老板,老板倒,则孤臣散。
自古伴君如伴虎,自古圣人不免俗,所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贤,是亲亲还是亲贤?除了规则外,还要考虑制定规则的人的需求。机会?改编一句话说,就是:朕给你的才是机会,不给你的,你就睡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