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刻板和纪律观念,是举世闻名的,有一则嘲笑德国公务员做事死板的笑话:
某位名叫威利的德国人,他想靠着自己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尝试创业,于是找了位朋友,一起在自家的车库里开始努力设计新软件。
但没过几天,政府人员跑来找他们了——原来按照劳动规定,工作场所不能没有窗户,所以威利必须给车库打个窗户。
威利想:这有什么难的?开窗就开窗吧。
但窗开好后,没几天,又有人来找威利,问他:开窗户有没有申请建照?
原来还要申请建照,威利乖乖去申请,然而得到的答案是——对不起,车库里不能装窗户!
威利傻眼了。没办法,他唯有一边忍痛缴罚金,一边赶紧把公司的业务先做起来,等赚了钱,就能搬离车库。
所幸,有些客户对威利的软件很感兴趣,所以为了加速软件开发,威利多聘了两名员工。但过几天,政府人员又来了,这次的问题是——超过四个员工的办公场所,必须要有独立厕所。
威利没钱盖厕所,只得去跟银行借钱。
还好以前不愿意借钱给他开公司的银行,这次倒是很爽快,理由是:反正有厕所当抵押。
过一阵子,威利的业务忙不过来了,他决定再加聘一个员工。但不久后,是的,又有人来找威利——原来五个人以上的公司,女性员工至少要占百方之廿,而威利的公司五个人都是男的,违法了。
这下,威利只好辞掉一个男员工,补上女员工。
但这下子,唉,又有人过来了。
因为按规定,女性员工应该享有分开的厕所,所以威利的公司少了一间厕所。威利只得再去向银行借钱,来盖新的厕所……但不幸的是,新厕所盖好的时候,威利的公司也因为负担不起罚金与利息,宣告倒闭了。
最后,威利失去了他的软件公司,德国增加了六个失业人口。
而银行,则多了两间厕所!
这是一个笑话,却也是一个现实。在法制的环境里,企业成长需要面临各种经营上和管理上的挑战。
其实,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国内的企业也在逐渐面临着各种“威利的困境”。
与企业困境相对应的,则是我们的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
法律的执行,通常是为了维系一个社会的平衡,也是为了保存现有制度体系的权威性。然而究竟是“苛政猛于虎”还是“正常法律发挥”,需要整个社会的慎重思考,不在我们的个人主观意愿。
对于企业而言,重在一个企业的创立意愿,是否意识到自己必然面临的各种压力,必然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每天都有公司创立,每天都有公司倒下,原因众多。
作为企业HR,我们需要为企业考虑,也需要为员工考虑,在双方的利益链中找到内部平衡点。虽然有时候会让其中一方的利益受到一些损失,然而长远看,努力让企业避免走入“威利的困境”,也让员工避免成为“失业人口”,或者才是HR这个职业的本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