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许多影片中看到一个画面:某个气急败坏的人大喊着:“这不公平!”不仅是在电影或电视节目中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在现实生活中、在职场上,都会经常见到。每次调资或者奖金发放以后,都会听到员工之间的相互议论,为什么张三的调资、奖金那么高,而我的只有这么一点呢?为什么公司的调资、奖金分配这么不公平呢?针对每一次得到的结果公平与否,相信所有人都有同样的疑惑。那什么是公平呢?现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John Stacey Adams)于1965年提出。该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激励理论,理论认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当一个人做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作为员工,通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横向比较,即将自己获得的“报酬”(包括金钱、岗位安排以及获得的重视程度等)与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他无形损耗等)的比值与单位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除了横向比较之外,他们也经常进行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酬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酬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当自己的实际所得与预期目标不相符或低于他人时,这些员工就会产生不公平感与心理不平衡的现象,高呼“这不公平”,强烈质疑公司决策的公平度。
二、影响公平的因素
实际上,公平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主要受到以下四方面因素的影响:
1、个人的主观判断
很多员工对自己的或他人的投入和报偿都是凭个人感觉判断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总是对自己的投入估计过高,对别人的投入估计过低。
2、所持的公平标准
关于公平标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员工认为应该按照贡献程度来确定,也有员工认为应该平均分配。例如关于过程考核奖金,有员工认为按照有效产出进行分配比较合理,又有员工认为按照人员编制平均分配奖金比较合理。
3、业绩的评定形式
现代企业管理,主张按绩效考核分配薪酬,并且各人之间应相对平衡。但所依据的业绩评定标准的不同——是以工作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还是按工作能力、技能、资历和学历?不同的评定办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4、评定人
绩效由谁来评定:是管理人员评定还是员工评定或自我评定,不同的评定人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由于同一单位内往往不是由同一人评定,因此会出现松紧不一、回避矛盾、姑息迁就、抱有成见等现象。
基于以上影响公平的因素分析,绝对公平是不可能存在的。任何绝对的公平或平等,如西季威克所说的“给于相同的事物以相同的待遇”或“平等待人”,不过是一种理想的形式标准,只存在于观念的追求之中,并不实际存在,虽然这种观念上的追求能够成为现实中相对公平的发展动力。
三、绝对公平与相对公平
实际上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这个世界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而创造的。譬如,豹吃狼,狼吃獾,獾吃鼠,鼠又吃……只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这些受到威胁的弱者永远是不公平的,强者生存,弱者灭亡,优胜劣汰,没有公平可言。飓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对所有生命来讲都是不公平的。
诚然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发现,这个世界对于我们又是相对公平的,这需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天一事件,也是对公平的辩证理解,李天一俨然一名标准的“富二代”、“官二代”,住豪宅、开豪车,这对其他很多同龄人来说是极大的不公平;但从另一面来说,他的行为对其他同龄人的父母来说又是公平的,他的父母现在还要为他绞尽脑汁开脱罪责。所以公平与否是相对的,在不公平的另一面体现的是相对公平。
四、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比尔•盖茨说:“社会是不公平的,我们要试着接受它。”从前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绝对公平不存在,但相对公平是存在的。作为员工,如果存在错误的公平观,一味地追求“绝对公平”,是非常危险的。它只会降低我们的工作积极性,将严重影响工作的进程和质量。
首先,我们要打消“不劳而获”或“少付出、多收益”的念头。现在的社会,早已不是“同吃大锅饭,劳与不劳一个样”的年代。现代企业讲求“效率”,高速度、高质量、高利润,才会获得高回报。企业对“效率”的追求,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其次,绝不要盲目攀比。身在职场,我们的不公受到知识、技能、职位、家庭等条件的制约,而且兴趣、性格、机遇等因素也很重要。也许两个人条件差不多,但如果其中一个人善于推销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较强,其最终的职位、薪酬、福利等回报就都要好些。如果我们的自身实力本来就与他人相差甚远,却一厢情愿地比地位、比薪酬,这是不切实际的。盲目攀比只会让我们的心中不断地产生失衡感,进而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第三,我们要看到规则的“公平”。 公司的制度为所有的员工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我们所需要遵守的都是相同的制度、相同的规则。当然,因为每个人自身素质、能力、状态的不同,必然会使竞争有输有赢,这也是竞争真正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利用它的激励性,必然会使自己的能力和经验等得到迅速提升和积累,与优秀的员工齐头并进。
第四,我们要明白不公平现象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不使自己因不公平现象的存在而陷入惰性,并可以用智慧进行积极斗争。首先争取从精神上不为这种现象所压垮,然后努力在现实中消除这些现象。
最后,公平是自己争来的,不是别人施舍的。我们只有按照既有的游戏规则来进行职场游戏,才可能角逐其中。有时尽管我们改变不了不公平的事实,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努力施加自己的影响力,来获得自身的位置。
社会没有公平不公平,关键是我们的心态,看我们自己想要什么。最欣赏小品里的那句台词:“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干自己的事,下自己的蛋,让别人羡慕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