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被称“史上最难就业季”。据中国之声,这几天,原本已和郎酒集团签订就业协议的上百毕业生,突然被解约。学生们拿到三方协议已过去半年,临到毕业,协议成了废纸。郎酒集团称,行业进入低谷,解约属无奈……
作为一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我特别能感受到郎酒的无奈。没有企业不愿意壮大自己的,但形势所变,企业没有完成年初的任务或者其他原因,暂时接纳不了这么多新鲜血液了,只能解约。
从法律角度看:“三方协议”包括用人单位、劳动者和其他第三方,与劳动合同不同。它形成于劳动关系建立前,具有普通民事合同的性质,“三方协议”的制定和履行均应遵照《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若该协议没有约定违约金这一规定,那么解除该协议要上交违约金就没有依据,这种情况下,则以双方协商金额为准。
从人情角度看:企业如果不负责任的话,大可以接受这批大学生就业,然后给予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这样的话,企业也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是学生们损失就大了。
1、他们失去了在这期间更多其他的就业机会。
2、工作中得不到重视,每天无所事事,浪费大好年华,消磨意志。
3、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不到很好的规划,可能会浪费前程。
所以,我个人认为郎酒提前解约并作出赔偿是对同学们负责任的态度,大家应多一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