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谢小露的空间 > 博客
会议如何更高效?----HR新人看身边的会议
2013-05-04 21:46:43 | 会议 , HR新人 , 职场新人
       凌晨结束了22:30分开始的YY语音会议。因为社区的五位委员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距离较远,再加上大三了,大家的事情也是比较多的,所以在第二届委员上任初期的这些会议基本上都放在了晚上举行,想想这样也挺好,年轻人晚上精力也是比较充沛的,而且不会耽误白天的事情。三年的大学时光,经历了各种会议,总结起来,其中的缺点也很多,比如说:经常用各种小威胁来吓唬我们学生、效率低...所以换届结束之后觉得自己可以放松了,最起码不用开那么多的会议了。也许是因为第二届委员会,很多制度还是没有成型,所以需要做的很多,比如:会议。之前的那种不情愿以及反感最后竟然变成了一种享受。
       享受的来源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进入了角色,还有委员们之间对话的一种轻松状态,更重要的是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1.沟通。沟通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会议中也缺少不了沟通。沟通的同时也会有倾听者,发言者这两种角色。同时也需要良好的表达力、学会反馈以及信息的收集整理能力。
      沟通的过程中如何准确的将自己的信息传达给别人不仅仅需要发言者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也需要倾听者认真的倾听、以及正确的理解。在我们的会议中,主持人经常会对委员们重要的观点进行重复,其中常常用的表述就是:“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倾听者的角色似乎很容易充当,就个人观点而言,其实不已,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倾听是没有效率的,从自己平时经历出发:1)首先得保证发言者发言的过程中,不去打断别人(如果在此过程中,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是可以标注出来的,等到发言者发言结束的时候再提问)。2)对于比较重要的地方,我们可以这么阐述:“我可以这么理解你这个观点么:....”3)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可以将一些实际情况与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这样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印象更加深刻。
       2.观点/立场。几次会议之后,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各个委员阐述的时候,有的人会豁然开朗,有的人可能会突然之间相处一个相应的观点,然后分享给大家。如果这个观点很重要,需要大家进行思考---动议表决,就在快要表决的时候,提出者常常会出现推翻自己的观点的现象。因为我们的工作也是属于一个建立期,同时工作内容更多的需要量化,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这个问题的出现也表明了一种现象:会议之前我们是做了会议计划发给各个委员的,是需要思考相关内容的。既然已经发给大家,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现象?不仅仅只是因为对问题没有深入的思考,可能还会存在着会议计划发送给大家的时间太短,没有真正认证的去思考。
       3.会议的效率。各个机构以及企业会因为企业文化的不同有着属于自己特色的会议,氛围、节奏的不同。不过效率低可能也属于其中的一点。因为是第二届绩效委员,任期时间也只有半年(第三届之后的委员就变为一年的时间),很多条例以及规章制度是没有完全的成型,一些还是属于摸索期,我们委员自身也承认效率低,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主持人的选定---会议主题的制定----会议内容邮件的写作、发送----提前思考(如果有必要是需要反馈的)--会议开始的讨论(按照流程)---会议结束之后的整理、再次发给大家,等待反馈。这个过程之中我们也尝试着罗伯特议事规则。
       会议很多,只是希望找出属于自己特色的高效率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