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吕氏春秋》记载:荆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楚国的大臣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面对一样的城墙、护城河、财粮等现象,使者的眼界、思维仅仅停留在“城郭高,沟壑深,畜积多”表现,而大臣却透过这些坚硬的表象,看到了陈国赋敛沉重、欺压百姓的本质,从而发现了“陈可伐” 的战略机会,引导两国战争形势走向,最终取得战争胜利。许多后人从不同侧面解读这个历史典故,得出“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衰的经验教训。如果从如何评价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常常被许多员工误判、语读甚至非议的企业决策者意见,正是区分了他之所以是企业主而大部份员工只能是普通员工的路标。
前些时候,公司一个海外项目因突发的安全事故,当地警察冲进项目办公所在地,不问青红皂白把正在项目处理事故的公司中方几位负责人抓上警车,问也不问地直接投进监狱里。项目所在地是个法制不健全,经济贫穷的社会,加上政府、居民对华人投资存有敌意,中国人只要被抓进警局,就只好等着外面的人拿钱活动相关权力部门,争取早日被释放。庆幸的是警察冲进项目办公室时,总经理正好出去办事没被抓,得到消息后,他立即前往机场搭剩最快航班飞回中国。警察发现总经理跑了,自然把愤怒发泄在被抓的几个中国人身上,然后把他们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全部没收,让外界没办法得到他们的消息。总经理回国后,立即到总公司汇报情况,并提出可能的营救方案,方案中包括如何利用原来他构建好的关系网出面协调、处理。总公司同意了他的应急处理方案,组成工作小组飞赴项目所在国代表总公司与当地政府沟通,同时安排那位总经理在国内通过电话,联络所在国的关系网,为工作小组搭建与所在地政府、警局协商的桥梁。在多方的努力下,事情很快就得到解决,几位项目中方负责人很快被释放并回国,而总经理也在过后不久飞回项目所在地,继续组织项目的建设。
事故解决了,但项目所在地的员工却对总经理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被抓进去的那几位中层管理人员,他们认为总经理是贪生怕死,碰到事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完全不顾其他人的生死。有一次,项目其他人回国,领导带上我找他们聊聊,听听他们对总经理的评价。结果员工最不认可还是事故发生后,总经理立即回国,认为缺少做为一个合格管理者应有的侠肝义胆、有事往前冲的品格。领导却不这样认为,评价说:当时情况下,如果他还往项目冲,就是鲁莽,肯定也被警察抓进去,到时连报信、营救的人都没有,结果是大家一起死,此时能选择立即回国报告提供解决方案才是理智、智慧。是啊,危机情况下,总经理看到是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去加剧问题的严重性,而领导看重总经理的正是他是个能发现机会的人,而员工看到总经理的又是什么呢?员工有时真的不懂领导的心。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种认知智慧,不是每个人在每个时刻、每个境况下都能做到的,但在职场上,企业主离我们最近也最熟悉,如果常常能站在企业主的位置上思考他们刚给自己下的工作指令或任务,也许才能真正理解企业主意图及所包含着工作远见,从中发现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江为民,2013年3月7日写于厦门)
面对一样的城墙、护城河、财粮等现象,使者的眼界、思维仅仅停留在“城郭高,沟壑深,畜积多”表现,而大臣却透过这些坚硬的表象,看到了陈国赋敛沉重、欺压百姓的本质,从而发现了“陈可伐” 的战略机会,引导两国战争形势走向,最终取得战争胜利。许多后人从不同侧面解读这个历史典故,得出“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衰的经验教训。如果从如何评价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常常被许多员工误判、语读甚至非议的企业决策者意见,正是区分了他之所以是企业主而大部份员工只能是普通员工的路标。
前些时候,公司一个海外项目因突发的安全事故,当地警察冲进项目办公所在地,不问青红皂白把正在项目处理事故的公司中方几位负责人抓上警车,问也不问地直接投进监狱里。项目所在地是个法制不健全,经济贫穷的社会,加上政府、居民对华人投资存有敌意,中国人只要被抓进警局,就只好等着外面的人拿钱活动相关权力部门,争取早日被释放。庆幸的是警察冲进项目办公室时,总经理正好出去办事没被抓,得到消息后,他立即前往机场搭剩最快航班飞回中国。警察发现总经理跑了,自然把愤怒发泄在被抓的几个中国人身上,然后把他们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全部没收,让外界没办法得到他们的消息。总经理回国后,立即到总公司汇报情况,并提出可能的营救方案,方案中包括如何利用原来他构建好的关系网出面协调、处理。总公司同意了他的应急处理方案,组成工作小组飞赴项目所在国代表总公司与当地政府沟通,同时安排那位总经理在国内通过电话,联络所在国的关系网,为工作小组搭建与所在地政府、警局协商的桥梁。在多方的努力下,事情很快就得到解决,几位项目中方负责人很快被释放并回国,而总经理也在过后不久飞回项目所在地,继续组织项目的建设。
事故解决了,但项目所在地的员工却对总经理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被抓进去的那几位中层管理人员,他们认为总经理是贪生怕死,碰到事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完全不顾其他人的生死。有一次,项目其他人回国,领导带上我找他们聊聊,听听他们对总经理的评价。结果员工最不认可还是事故发生后,总经理立即回国,认为缺少做为一个合格管理者应有的侠肝义胆、有事往前冲的品格。领导却不这样认为,评价说:当时情况下,如果他还往项目冲,就是鲁莽,肯定也被警察抓进去,到时连报信、营救的人都没有,结果是大家一起死,此时能选择立即回国报告提供解决方案才是理智、智慧。是啊,危机情况下,总经理看到是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去加剧问题的严重性,而领导看重总经理的正是他是个能发现机会的人,而员工看到总经理的又是什么呢?员工有时真的不懂领导的心。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种认知智慧,不是每个人在每个时刻、每个境况下都能做到的,但在职场上,企业主离我们最近也最熟悉,如果常常能站在企业主的位置上思考他们刚给自己下的工作指令或任务,也许才能真正理解企业主意图及所包含着工作远见,从中发现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江为民,2013年3月7日写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