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徐百万的空间 > 博客
评析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2013-03-18 10:58:02 | 稻盛和夫 , 企业家 , 哲学家 , 成功方程式

        文/徐百万

 

有着日本“经营之圣”、“企业家中的哲学家”美誉的稻盛和夫,在全球企业界可谓神一般地存在。他一手创办了京瓷和KDDI两个全球五百强企业,开创性地提出了“阿米巴经营”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他的稻盛经营哲学。

更令世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在78岁高龄之际,接受时任日本首相的鸠山由纪夫力邀,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董事长。不拿一分钱薪水、孤身一人前往日航的稻盛,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带领处于破产重组的日航,实现了利润、准点率、服务水平三个世界第一。

天份并不高的稻盛为何能够取得如此成功?因为他有着自己屡试不爽的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这就是稻盛成功的奥秘所在,下面分别来谈一谈他的三个成功要素:能力、热情和思维方式。

 

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

 

先来看一下稻盛成功方程式中的“能力”要素。所谓能力是指智能、知识,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集合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才兼备”中的“才”。能力是一个人成功最为基本的内在要素,能力越高,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但能力并不与成功完全成正相关关系。

先天不足后天补。不可否认,能力中有一部分是遗传因素,属于先天性的,但亦可通过后天培养来获得。后天获得能力的渠道无非有两个:一是自我开发,在实践中自己探索学习;二是借鉴别人或别的行业的经验,向书本和外界学习。我们都知道,从智商来讲稻盛算不上是一个聪明的人,他中学期间考试经常不及格,报考大阪大学医学部也名落孙山。稻盛的成功,恰恰表明先天的能力并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往往更为关键。没有超人的先天智商,一样可以通过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实现最后的成功。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有人总是抱怨怀才不遇,认为自己的机会太少,其实机会对于任何人都是均等的,唯一的差别就是发现机会的一双眼睛,以及能否坚持不懈地为机会的到来做好准备。我们应该经常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如果不能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而让机会白白溜走,那又能怪谁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再来谈谈热情。所谓“热情”,是指基于个人努力的意愿而表现出来对生活或工作的激情和努力程度。假若主观上就没有意愿去努力工作,当然就不会表现出对工作的热情。

如果说能力是信号源,那么热情则是信号接收器。工作热情的高低,决定了信号接收的比率。要想获得异于常人的成功,必须付出十足的工作热情,让自身能力得以充分施展和发挥;没有丝毫的工作热情,就相当于对信号进行了屏蔽,能力再强也于事无补。

热情源于兴趣,兴趣激发热情,没有兴趣的工作不会带来持久的热情。因此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稻盛说过,寻找自己有兴趣的工作犹如大海捞针、大漠寻水,漫无边际地寻找,不如先爱上现有的工作来得现实。在工作中慢慢培养兴趣,激发工作热情,在获得优秀业绩、受到表彰奖励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工作兴趣和热情,实现良性互动的循环,不失为聪明的做法。原本想当一名医生的稻盛,最后却接受了在一个濒临倒闭的陶瓷厂工作,他没有象身边其他人一样忙着跳槽,而是先让自己喜欢上这个工作,通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最终开发出了世界领先的技术。

以对工作的热情为标准,人可以分为自燃性的人、可燃性的人和不燃性的人三种。自燃性的人是指最先开始采取行动,以自己的热情和活力影响他人的人;可燃性的人是指受到已经活跃起来的人的影响,而随之能够活跃起来的人;不燃性的人是指不但自己不为所动,反而打击他人热情的人。

选择做哪一种人,就选择了一种早已注定的人生归宿。

 

思维决定行为

 

稻盛所言的思维方式,涵盖哲学、思想、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因素。不同于能力和热情,可以从0分到100分来表示,思维方式涉及方向问题,就应当从负100分到正100分来计量。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行为,思维方式是稻盛成功方程式中最为关键的要素。

曾有人问霍金:“难道您不为被固定在轮椅上而感到悲哀吗?他的回答是:我没有悲哀,相反,我确实很幸福,上帝对人都是很公平的,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这轮椅上,却另外给了我足以想象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面对现实,他没有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寻求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正是凭借这样的人生视角,经过不懈努力,霍金才得以成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这就是正向思维的巨大能量。

“自利则生,利他则久”,是稻盛重要的一条经营哲学。在他看来,企业不应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还要关注员工福利、弱势群体、环境保护,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得以基业长青、可持续发展。

如何看待一时的困难,同样受思维方式左右。在创办京瓷初期,大公司的订单令人欣喜,而苛刻的质量要求更令京瓷研发团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经历接连失败之后,整个研发团队甚至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稻盛却把这次挑战,看作提升企业质量标准和企业知名度的大好机会,激励研发团队更加热情地投入工作,最终赢得了大公司的赞誉,一举打开了市场。在面对萧条的经济寒冬时,稻盛也没有把责任全部推到市场上,而是借此机会苦练内功,追求产品的完美,为春天的到来做好一切准备。

稻盛的成功方程式是能力、热情、思维方式的乘积,而不是三个要素简单的相加。要想获得最大的总分值,每个要素都关系重大,不可偏废。如果一个人三项要素都禀赋极高,那么他不成功都难。但更多的普通人则是有所偏倚,往往有一项明显的短板,若是可以通过不懈努力来获得提升,那最好不过了。否则,只能努力从其他要素方面来弥补了。

 

    团队成功的思考

   

稻盛所讲的成功方程式,主要是针对个人而言。而作为企业的一个团队来讲,成功则取决于各要素的团队整体水平。

风投界选择企业做投资有一个“三看”原则,一看行业市场潜力,二看企业经营模式和赢利模式,三看CEO和管理团队,认为只有在这三个方面表现优秀的企业才会取得巨大的成功,这与稻盛的成功方程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行业市场潜力、经营模式和赢利模式,正是企业思维方式的主要体现。企业管理团队若能着眼长远和未来,充分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潜力,并能够准确进行企业定位,构建良性的发展模式和赢利模式,时刻关注顾客需求和用户体验,关心员工工作生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那么企业的思维方式值将会大大提升。

CEO和管理团队,就是要看他们本身的能力和热情。如果管理团队本身就不具备超强业务能力和执行能力,对工作也缺乏激情,何谈带领企业走向成功?然而,仅仅是管理团队有能力、有热情还远远不够,企业应当发挥员工个人专业特长,在每个岗位都配备最合适的人才,打造强强结合的人才链条,才能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的能力值;同时还要建立一种积极向上、激情超越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充满热情地工作,不断提升团队的热情值。

唯有如此,企业方可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