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静停山的空间 > 博客
小小电影票透视国人幸福感
2012-11-25 00:28:30 | 电影票 , 审美观 , 价钱

    近日电影院线和片方的斗争成为热点,国人去年在电影院看电影四亿人次,普通观众最关心的是电影票会不会涨价,作为HR工作者我觉得应该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一、国人城市与农村之间差距不仅局限于地域、贫富、观念等方面,在精神文化方面差别更大。电影院这几年虽然暴增,几乎全部集中于城市之间,家住农村的人们很难到电影院里去感受电影(江浙一带富裕的城镇可能会有电影院,但大多数城镇是没有电影院的)。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将会到达瓶颈,因为计算国人看电影的人次时按城市人口计算要比总人口要准确些。

    二、国人的幸福感会低,看电影不仅需要的是钱,对于在城市工作的人们更缺乏的是时间。虽然现在电影票80元左右,但会员价大多半价,对于普通白领来说这个价格应该可以接受,但是看匆匆忙忙的人们,有几个人能静下心来到影院看电影呢?结果就是农村人们生活节奏慢,但是希望享受电影院却很难;城市有经济能力享受电影院的工作者却没有时间,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我想去桂林,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三、国人对知识产权不重视,前几年盗版光盘猖狂,现在网上到处都能下载。不可否认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严格从某种层面加快社会发展,大家可以随意下载软件,让国人电脑普及加速;歌星可以任意翻唱作曲家的歌曲而不需要支付费用;转载文章根本不担心会有人过来找麻烦等等。但从长远看,这是饮鸩止渴的做法,试想现在还有谁会踏实做事呢?

    我国就很难有高科技产品,例如汽车可以互相模仿,购买竞品回来拆装仿制而不用担心,真正做研发的公司由于成本上升反而竞争力下降。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产生,近年来高学历者反而收入降低,大学生不好找工作,辍学之风、啃老之风愈演愈烈。

    四、国人对审美认知不清晰。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日本某位制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给孙子玩,旁人提醒小孩子很容易就把这样的珍品摔坏不如换成仿制的,这位大家说:“小孩子从小不能养成对真正艺术的欣赏,长大就生产不出好的艺术品。”我们是可以看盗版电影,但影院的震撼力岂是电脑能达到的?小孩子的想象空间如何形成?有很多人都认为看电影不务正业,如果因看电影而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自然是不务正业,但每年到影院看次好电影会提升审美能力的。

    国人审美观畸形发展,即使是在鉴宝类节目,大家不关心藏品历史价值、作者造诣、艺术价值、传承影响等等,更关心是这个藏品到底值多少钱?未来的趋势会涨还是会跌?国人的审美观全在几个“专家”的眼中,审美是高级享受(包括对诗词歌赋、绘画艺术、音乐甚至是茶道等享受),是美食、房子、金钱、物质等所不能带来,国人幸福感真是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