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就职于某家新成立不久的贸易公司,老总在一次总裁班学习后,对企业HR工作开始了强烈的关注。
并热血沸腾的任命A进行组织结构调整规划。项目环节之一当然是组织架构和岗位说明书的调整拟定。
A作为一名HR新手,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挑战承接了此项目的相关工作。 并在一天之内,搞定了组织架构和岗位说明书两大块内容。速度之快,沟通之简短令人咂舌。
先看看工作结果,差不多与国际大型公司接轨的组织架构,各种专业名词、叙述详尽的工作职责描述,以及一批新鲜的新增岗位。外表极具专业性。可是,这个和企业战略的关系何在,对战略目标的达成有何支持性功能,新的架构设置规避了目前企业中哪些问题,优化了哪些工作流程?……
明显的,这些都没有列入A的考虑范围,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弄潮儿,A具有极强的搜索共享意识。类似的企业性质、相近的岗位描述,共享,整合,成文,搞定!
互联网的共享,相当于一个网络照相机,让一批新人和外行速成为“极其专业的行家”,他们熟谙网络照相机的使用方法,他们享受网络共享带来的轻松惬意和专业,他们自得于资料的搜集和辨析能力!可是,这些人,没有专业的素养和长期的思维沉淀,在各种共享中飘忽不定,难以定夺共享资源的优劣。
他们只会拍照,却无知于绘画过程中的光感、色彩、结构、透视等等内涵。他们善于描述,却无知于如何细分、执行、评估,更无从知晓内在的勾稽关系、制衡机制。
网络共享,对于长于思考分析者,实为助长专业发展的强劲助力。然对于抄袭模仿者,却是导致腐败堕落的糖衣炮弹。
使用网络者需注意自省。用人单位、招聘主管更需注意,您公司的员工,您面试的对象,是否属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