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把《人事总监》读完了,有几点小小的感受先记录下来。
一、 在跳槽时如何判断这个企业是不是你值得“以身相许”?
(当销售总监威廉决定辞职跳巢去一家民企做副总时,HRD罗伯特与其的谈话)
罗伯特:“怎么看一个民企是否值得去打工呢?”
威廉:“我觉得有三点很重要:
第一,看这个企业的家族成分重还是不重。如果除了老板以外,他的亲戚朋友、三姑六婆的都在里面把持重要位置,这滩水最好别趟。
第二,如果老板只靠个人的命令管理企业,对现代企业的基本理念,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预算、内部控制、流程管理等没兴趣,或仅仅做摆设的话,也别去凑热闹。一个很简单的标志就是,这个老板上没上过商学院的课程或者听过一些管理培训。我倒不是说,去过商学院念什么MBA,EMBA就一定能管好企业,关键是,这个举动让人觉得这个老板有了解企业管理的愿望,除了土法炼钢以外,他有兴趣了解正规的方法。而且,在商学院的环境里面,他会受到同为企业家的其他同学的影响,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影响,这帮企业家都很自信,甚至自负的,你下面的人再怎么说,都不及外面的人一句话。
第三,他是不是愿意使用职业经理人来帮他,而不是事必躬亲,认为下面的人都是傻子,企业离了他就不能转了。”
以上三点从宏观层面来分析的,那我从细节方面来总结我的心得;
1)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否遵行现行的法律法规。从目前中小民营企业来看,很多企业都是在与法律法规走边线。口里提倡人性化管理,但实际又是做的另一套。从长远来看,其实对企业的发展有害而无利。但很多企业主可能也就只看到近几年的利益吧。
2) 对人才的关注程度,很简单从招聘面试就能观察得到。如果让面试者等上半个小时的,我看重视人才也只是口头说说罢了。这人还没进入企业就受到这样的“厚待”,那进入之后可想而知了。
二、对领军人物的理解
(威廉走后,其手下的一个分区经理刘凯被提拔为销售总监,其任职1年后的感受)
这一年多来,随着我对渠道销售理解的深入,我认为的是:一个非常职业化的经理人,他不能掺杂太多的个人情感在当中,个人情感太浓厚,会让一个人对跟他关系密切但又犯了错误的人下不了手。蒋介石是怎么把江山丢掉的?我个人的看法是,他太过于看重手下对他个人的忠诚,而不是对事业的忠诚。这样一来,对一些碌碌之辈,比如刘峙、张治中等始终宠信有加,而对一些能征善战的人,如白崇禧、薛岳等人始终用而不重用,心存怀疑。这样,嫡系高枕无忧,非嫡系却齿冷而心寒。用人如此,不败才怪。”
在职场中,听到最多的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特别是在换了新的领导后,整个团队的稳定性就受到很大的冲击。人都喜欢用自己信任的人,所谓自己人。但是往往如此,这样的人在职业发展中并不是非常有利。
得人心者得天下,将才有容忍之心。只有是有用之才,为何不收为己用呢?
三、人力资源工作的正业是什么?
(罗伯特在解决了丹尼尔的劳动争议后,中国区总经理袁克敏与其的谈话)
“你说,什么叫不务正业?”袁克敏笑着对坐在一旁的罗伯特说。宽大的奥迪车外面是堵得一塌糊涂的交通状况。
罗伯特也挂着笑,他知道袁克敏话中有话。
“交通警察的主要工作,笼统地说是维护好交通秩序。具体来说,包括指挥和疏导交通、查处违章、处理事故等等。如果我们列下去的话,还会列出很多,但最重要的,应该就是这些。对吗?”罗伯特点点头。
“那么,现在是高峰时期,他们的工作重点是排堵,同意吗?”
“如果你问我,我同意;但他们自己是否这样想,我不确定。”罗伯特透过车窗,看到大约6、7个警察正站在一个地方,旁边被拦下了7、8辆车,警察们正挨个儿地写着罚单,几个司机堆着笑,正讨好地对警察说着什么。仔细再一看,被拦下的车都是非上海牌照的,按上海的规定,在高峰时期,外地牌照的车辆不能上高架。
“在我们普通百姓看来,这些警察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不务正业。原因很简单,交通高峰时期的主要精力和资源应该放在排堵上面,以确保交通顺畅。但他们现在却在查处外地牌照,却在使劲地罚款,虽然那些事情也是他们份内的事情,但我们凭常识都可以判断,外地牌照的车辆上了高架可能是会造成一定的交通拥堵,但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即使这个原因也很重要,就非得动用6、7个警察,其他事情都不做,专门抓外地车吗?而且,很多大的路口都没有警察指挥,很明显警力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如此使用资源,岂不浪费?岂不是不务正业?”
“每个人都在做份内的事儿。但结果却千差万别。具体点讲,你在处理丹尼尔的问题上非常及时,到了后期打官司的时候,能够全面考虑问题,应对得当,维护了公司的利益。第二,在处理无锡工厂罢工的问题上,能够找准问题的关键,虽然没有去现场,但运筹帷幄,确保了事态没有扩大。既维护了公司的平稳运行,也为改善员工福利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现在无锡工厂员工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坏事变成了好事,你功不可没。第三,为公司推荐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刘凯就是其中的典型。他现在能独挡一面,就是这个团队现在增加1000人,我也相信他能带得下来。当然,你做的还远远不止这三件事情,但已经非常说明问题了。”
“我说一个人要务正业,所谓正业就是正确的事、重要的事。虽然每个在公司工作的人都在做事,但能分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事的人,恐怕不多。所以,一些人劳而无功,一些人碌碌无为。”
袁克敏今天兴致很高,“罗伯特,你认为一个好的HR除了我说的要务正业以外,他要怎么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罗伯特略一沉吟,接过袁克敏的话:“我是这么看的,如果说的不对,请老板指教。我对自己的定位是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那个萧何?”袁克敏饶有兴趣地看着罗伯特。
“刘邦需要统帅三军的人才时,萧何可以月下追韩信;而当韩信起了反意,对刘邦王朝构成威胁的时候,萧何可以毫不留情地把韩信骗来杀掉。结合你刚才说的意思,萧何就是那种知道做正确事情的人,而且也是知道怎么做,什么时候做的人。”罗伯特坚定地看着袁克敏。
“管理这个东西,其实越往上走,就越不是技能的问题,而是如何掌握分寸、火候、尺度、力道的问题。我不能给到你太多的建议,不是说我吝啬,而是说,这需要经验去累计,去感悟。如果一定要给你一点建议的话,你可以注意一下进和退的把握,有时候,在幕后运筹效果会更好。你自己体会吧。”
“幕后运筹。”罗伯特若有所思地想着。
这一处,我反复看了几篇。对于人力资源的正业到底是什么?我想我心里还有有了一定的感知。其实做人力资源工作已经快6年了,一直觉得自己在工作上不够成熟和稳重。遇事就会困扰、烦躁。总结来说,是自己的心还不够正。工作思考的角度还没有端正好。因此从交警的不务正业到萧何月下追韩信,我深刻领悟到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老板,选择了这家企业,在职一天就得站在老板和企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一天职就得干好自己本职工作。这才是职业人的所作所为。
四、好的销售是怎样的?好的销售管理者又应该是怎样的?
(威廉所跳巢的企业又被原有公司收购,现面临在威廉与郑凯两人中选择出合适的销售总监人选)
“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发现是,做销售的人,身上大多存在些匪气。”罗伯特说这话的时候,下意识地看了看袁克敏,他知道,袁克敏也是做销售出身。
“怎么讲?”袁克敏不动声色。
“或许是他们经常与三教九流打交道的缘故,销售人员都有很强的跟人相处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因此,他们对于人,非常敏感,如果说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话,这方面,销售人员做出来的文章是非常漂亮的,否则他当不好一个好销售。可以说,打开了人际关系的局面,就打开了销售的局面。那怎么打开人际关系呢?吃喝玩乐是少不了的,而在这些东西上面,你必须向客人敞开,或者装作敞开,过于拘谨、矜持和保留的话,客人又怎么可能向你敞开呢?他不给你敞开,你又怎么知道他要什么呢?你怎么卖东西给他?我所说的匪气就是那种有些粗鲁但又豪爽的气质。想想看,一个人如果过来向你敬酒,他拿起酒杯,二话不说,咕咕咕就是三杯下肚,你会好意思一滴都不沾吗?这种人,容易赢得好感,这样你好意思不买人家的东西吗?即使你不喜欢,那种野性难道不会让你有些心悸?你或许就在他的咄咄逼人下,买了他的东西。简单地说,他们用豪爽来拉近和人的距离,用野性来达成他的目的。”
“在一个组织里,通常都会把人分成谁是谁的人,派系色彩在哪里都有。但我个人觉得,一个人身上的色彩还是越少越好。除非你能肯定自己跟的人永远不出问题,或者出了问题,你也有出路,否则,还是尽量按组织原则办事比较可靠一点。‘组织原则’听上去好像很国企的感觉,但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原则,而且,这个世界上还有通用的‘组织原则’,比如小心处理越级汇报、比如不乱讲老板的坏话,等等。按照这些原则做事,至少没有大错。”
强势的人很多,在企业里面也是中流砥柱。但只知道一味的强,而不知道在何时妥协,反而会对公司和团队造成很大的困扰。这也是罗伯特在挑选管理者的时候,会重点考察的地方。
好兵易求,良将难觅。如何考察一个好兵晋升到良将,从胜任素质来分析,会加上管理方面的素质。但从以上内容来说,我们关注的还是比较少的。如果从胜任力来分析,组织原则应该算是管理方式,而妥协更多的是包容性。特别是针对包容性,我想很多人还是比较缺乏的。比如我自己。
五、一个公司的人力资源水平高低,如何衡量?
(罗伯特与其下属的沟通)
罗伯特说:“我这些天一直在想,一个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高低,到底用什么来衡量?”
“我觉得是为公司招了多少人才,培养了多少人才以及这些人才给公司带来了多少利润。”凯利噼噼啪啪就说了出来。
“你说的没错。但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你刚才那句话里,动词前面的主语是什么?”罗伯特问。
“主语?那当然是人力资源部咯。”
“对。也就是人力资源部为公司招人、培养人,对吧?”
“那当然咯,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呀。”凯利不解地看着罗伯特。
“我最近有了不同的看法。”自打袁克敏告诉罗伯特要善于“幕后运筹”以来,他就一直在思考。“因为这会给人一个感觉:这些事情都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业务部门只是在配合你做这些事情。我理想中的情景是,各个业务部门自己是这些事情的Owner,是他们在培养人、考核人、发展人、淘汰人……人力资源部门只是后面的推手。所以,我认为我们的价值在于提高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让每个管理者都成为人力资源的专家。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到你公司来,他们发现各级管理者都是选人的高手,都清楚怎么去培养、激励、考核、辅导、反馈下属。而一般员工也都有自我成长、学习的意识,那我们就可以说,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很高。”
针对这个现状,我想很多从事HR的朋友们都遇到的吧。如何将HR身份转换,如何才能做到业务部门的好助手,如何体现HR工作的价值,都需要我们从了解业务开始,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我想也是此中重重之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