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力资源管理外在环境看,由于企业战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需要,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都放在人才的争夺上,招聘对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猎头公司的蓬勃发展,还是各招聘网站的兴盛,以及铺天盖地的校园招聘,无不说明一个问题:人才资源的争夺战极其残酷。
最近,新到一家公司,进去之后发现,整个人力资源部都在做招聘,更重要的是,招聘活动开展了很多,但就是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过去几个月了,大量的职位满足不了,其中包括一些低端的职位,也包括一些的中高层职位;几乎每天都有用人部门电话询问人员订单完成情况;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结果却是不尽人意!
经过分析,发现该公司虽然开展了大量的人才招聘活动,如金领世界,群英会等从不缺席,但从来没有认真去组织过、策划过;公司管理也非常随意,根本没有把招聘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来认真对待,只是下面几个主管等去开展招聘活动,高层级的人员却很少参加。
从上面也可以看出,找不到合适的人是更多的是态度的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很多管理者认为招聘是件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一场真正有意义的招聘活动应该更多的从营销和采购的角度来思考,把公司职位和人才分别当做一种产品来营销和采购更有利于招聘的成功
首先,招聘应该是一种营销,在人才稀缺的情况下,营销技术变得更加重要;这个时候你是卖方,求职者是顾客;特别是公司品牌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如何营销自己所在的公司显得尤其重要,也直接影响应聘者来公司的决心。
既然是营销,公司及职位都是一种产品,如何更快的让有实力的顾客接受这个产品呢?
面试官的自我营销,面试官的专业化程度直接营销到面试人员的感受,面试官是对外的第一个窗口,面试官不仅代表自身,也代表公司;面试官恰似一面镜子,折射出更多的信息;包括企业文化、制度管理以及经营理念等。据国内知名分行业专业人才招聘网站英才网联推出的求职系列调查数据显示,有60%的求职者在意面试官的素质,会因为面试官的态度决定是否选择加入该企业;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时经常考查求职者的礼仪,注重第一印象;殊不知面试官的职业礼仪也被求职者盯在眼里往往直接影响进入公司的决心;例如,面试翘着二郎腿,让求职这等太久,面试官态度傲慢都不是太礼貌的行为,求职者都很反感,对选择企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面试官的自我营销很重要,如何让求职这接受才是关键的一步
公司营销,也即营销公司,面试官需要充分了解公司的职位情况,以及相关的未来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业务,对感觉非常的不错的求职者应该及时介绍给相关公司未来发展的信息以及职位未来的发展等等,特别是在公司品牌比较弱得情况下,难以在市场上招聘到合适的人,好不容易看上的,人家不愿意来,这种情况下,让求职者产生兴趣是首要的任务,此时的面试,其实更像营销,有策略,有技巧,在突出公司亮点的同时,在碰到满意的人才时采取不卑不亢的姿态进行交流,才能获得更多求职者的青睐
招聘也是一种采购,从人才供应链的角度来说,人才的供应就像产品的供应,人力资源部开展的招聘活动更像一种采购活动;为企业采购合适的人才,也是就符合质量的产品;其中也包括产品询价,货比三家等等;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部应该有一套检测技术,在短短的半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内判断是否是你需要的人,当然这里的检测技术包括很多,大部分是测评方式等;采购讲究的质量,但同时也讲究价格,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薪酬底线,薪酬谈判的过程实际也是博弈的过程,这时候也就要货比三家了,做一定的评估,需要时多准备些候选人,在不破坏原有薪酬的体系内,录用性价比稍微高些的人员;产品采购进来后,产品的维护保养更多的是部门主管,例如,如何激励、确保有个优秀的团队氛围等等都是维护保养需要做的大量的工作
招聘是一种营销,也是一种采购,营销的是公司,营销的是公司的品牌文化,采购的是合适的人才;在市场人才稀缺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换个思路,更应该以营销采购的视角来看待人才招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招聘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招聘活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