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baobaoaimaomao的空间 > 博客
母爱不会因为她的层级、地位等东西而不伟大
2010-10-23 11:47:29

前几天,妈妈打我电话,说希望我回家一次,因为她说我两年不回去,也不知道我过得如何!可现在整个湖南都是大雪纷飞,冰天雪地。让我这个异乡的游子只能在远方遥望着北方,想着我亲爱的妈妈。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妈妈总是那样的坚强,从没有对我说她会想我,从没有,因为妈妈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不会象读了很多书的知识分子母亲那样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她更多的感情是埋在心底。

     
我初一的时候,她为了能挣钱给我们读书而去了广州,把14岁的我和16岁的哥哥扔在家里(本来她想把我们放到年迈的外公家时可走得太急,没有成功)。记得我当时追着妈妈,哭啊、喊啊、骂啊,骂得妈妈满眼泪水,跪在地上一个劲的哭。那时我无法理解妈妈为何这样舍弃我们,去爸爸身边打工,我只知道恨她。我不知道是贫穷把妈妈逼得离开我们去打工,去异乡漂泊。

     
现在我终于体会到当时妈妈,她是那么的内疚和伤感和牵挂。毕竟她要舍弃她的骨肉去异乡,在她走后,我们没人照顾,没人疼爱,要知道我没有爷爷奶奶在世,更没有叔叔,没有阿姨,姑妈在很远的地方,无法照顾我们。

     
也许每个人都不相信为何妈妈这样狠心地把我们丢下,但是我记得妈妈是被贫穷所逼,为了能有钱让我们读书,她承受了太多的白眼,向人家借钱时的风凉话和白眼。其实年轻时的妈妈很高傲的。我当时考上重点初中后,我家连5元报名费都出不起,我清晰的记得妈妈拉着我去一个汤叔借钱,妈妈说尽了好话,说是卖了我家的小猪后就将钱还给他,可人家一脸冷漠,那一夜妈妈仿佛老了很多,更坚定了她离开我们去广州和爸爸一起打工的想法。那时,我的妈妈象现在很多年轻的母亲一样,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去了广州,寻找着自己的梦,不过我妈妈最大的梦只是要挣钱给我们读书,同时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

     
也许是从借钱读书而遭受太多的白眼开始,我从心底开始仇恨我的家乡。我恨当地“攀红踩黑”的民风,我恨家乡人们的愚昧,我恨乡亲们的势利。
    
也是从我妈妈走的那一刻,我开始懂得了生活的滋味,我懂得了什么叫思念,什么叫艰辛,什么叫备受欺凌,什么叫势利,什么叫骨气,什么叫志气,什么叫相依为命,什么叫男子汉。

   
虽然我天天望着路口,希望妈妈的身影出现,但我和哥哥只能真正的独立的生活,相依为命,因为没有人帮助我们。。 我忘记不了我小小年纪,却拒绝他们所谓的好心和帮助时的骨气,因为我们恨死了家乡人的虚伪和势利,所以我宁愿挨饿也不接受他们的好意,我们认为接受他们所谓的同情是耻辱。;
   
我为我自己骄傲,我为自己在贫穷中能挺住而自豪。正以为此,练就了我坚强的意志。

       
记得我们做第一顿饭时,烟熏得我眼泪和鼻涕都出来了,我边哭边骂,骂妈妈的狠心。每次回忆起来那一幕,我在痛心之余却为自己自豪。相对现在很多孩子,他们是多么的娇气,多么的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我的当年是多么的独立和自强不息。

   
在初中到高中,爸爸妈妈一直在广州的建筑工地干活。 那时我们很想爸妈,可又没办法见到他们,于是我们学着写信给他们,将自己的思念传达给远方的爸爸妈妈,那妈妈最自豪的就是他们有一对很独立、懂事、体贴的儿子,每次我们的信都是他们建筑工地上的至宝。信一到,大家就争先恐后的阅读。也许那时我们的信温暖了爸妈疲惫的心,增强了他们与困难斗争和贫穷抗争的勇气。象现在妈妈的电话一样,让我斗志昂扬,让我备受鼓舞。我不知道妈妈那时在看到我们的信时有没有流泪,但我相信爸妈都很高心,很自豪。

   
我和哥哥用自己独立生活的事实让爸爸妈妈对我们引以自豪和放心,直到我哥俩大学毕业,我们从没有要爸妈过多的操心。这是我这辈子最让自豪和难以忘记的事情,但却也是我妈妈最内疚的事情。妈妈每次说起我们因为缺少他们的照顾,缺少营养而面黄肌瘦的过去,她就热泪满眶,无法自控。妈妈年轻时心高气傲,在苦难面前从没有流泪,记得一次,我邻居欺负我们,拿着菜刀杀到我家门口,妈妈面不改色地坐在家门口,把我们挡在身后,那时的我们都被吓得两腿发软,妈妈却没有畏惧。可也没有办法,因为爸爸在广州建筑工地上根本无法照顾。

   
妈妈从没有对我说起她当时舍弃我难下广州的感受,但现在,我明白了妈妈的心,她那一刻其实很绝望和很痛苦的。一边是不能忍受的贫穷,一边是骨肉的分离。我明白了在艰苦的条件下,什么东西该舍弃,什么该坚持。因为她的舍弃,我们虽然饱受了相思之苦,却懂得了体贴和生活;

因为她的离开,我们虽然更加生活得艰辛,却有钱从中学到高中到大学,再也不用承受向别人借钱读书时的白眼和冷嘲热讽。

因为她的离开,我虽然度过了饥饿的青少年,但通过我和哥哥的奋斗,考上了大学,并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最根本的改观。虽然现在我们和很多人比起来,仍旧很平凡,可我们如果和村里的伙伴比,他们无法达到我们的层次。当他们为了进厂而四处奔波之时,我们却可以按照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工作。这一切不能说没有妈妈的功劳。但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努力和母子分离的代价换来的。

       
也许没有妈妈的出走,我没有那么早成熟和自立,也许会象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天天在妈妈的怀抱里撒娇,象其他的孩子一样天天想着玩。

       
也许那些日子,妈妈的心经受了太多的痛楚和煎熬,导致现在她再也无法承受儿子离开她的思念的痛楚和孤寂。

   
妈妈永远是那样的唠叨,从小到大,也许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不会停止她的唠叨。可妈妈也明显的老了,心也老了,有点象我小时候依赖她那样地依赖着我们哥俩,她希望她的儿子陪在她的身边,她希望每天看着她的儿子,大事小事征求他们哥俩的意见,她希望抱着孙子和孙女到处转悠,这一切是她生活的全部希望,也是她全部的幸福。

     
现在,看到小时侯我给妈妈写的信,我为自己自豪。回想关于妈妈以前的生活片段,我最深刻的是家里粮食不够时,妈妈省下粮食给我们吃的事情(家里的粮食不够,又要喂猪买钱补充学费,而我们也刚开始发育),她晚饭不吃,省下粮食给我们吃,结果饿得胃痛,以至晚上辗转反侧。现在也许没有孩子相信中国还有人没有米饭吃,在他们大把大把地浪费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的时候,我却为了吃饭的问题而发愁。现在妈妈的胃病就是那时犯的。这个事一直让我们哥俩内疚不已。

     
现在,很多人埋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因为他们认为,是改革导致了过大的贫富不均。现在,穷人眼红部分富人的醉生梦死,可我从不埋怨邓小平,因为没有他,我不可能圆我的大学梦,我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奋斗达到温饱甚至小康。现在回想过去那些贫穷的细节,在感叹和痛心之余,我更多的是对自己现状的满意和对自己前途的憧憬。

       
在妈妈的面前,我从没有说过我爱你想你之类的话,因为我感觉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表达我对妈妈的敬意和愧疚。因为到现在,我的妈妈并没有过上很富裕的日子,她还是那样的节俭和清贫,我给的钱,她一分分的攒着,说是等我结婚后,给我的孩子做压岁钱。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她已经贫穷了一辈,清苦了一辈子,一想的这,我很内疚,我无法改变母亲的观念,但我明白妈妈的苦心,因为我没有结婚,我需要钱,困难时我需要人支持,妈妈希望在我有困难的时候,能给我点支持,那怕是一丁点支持。

     
在妈妈的眼里,贫穷已经是一种习惯,艰苦的生活也仍有盼头,相对以前,她现在的生活更有希望,看到我们幸福的生活,看到我哥俩的孩子幸福的生活,不再重复我们小时候的清贫,困苦,这就是她当初贫穷时最大的愿望,看到我们幸福,她就是苦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甘心。
     
从小到大,都希望写一部书,赞美自己的母亲,可每次一提起笔,却无法理清个头绪,因为母亲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来体会和回味,但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感觉语言总是那样的苍白,文字总是那样的虚伪和俗套。
 
我唯有望北而叩,为母亲长跪不起,为自己无法回家陪伴她老人家而仰天而泣;
   
为今生无法让她过上我自己希望她过的日子,愧疚而泣;
   
为她给予我生命的十月痛楚而泣;
   
为她今生清苦却快乐心安而泣;
   
我多想长跪不起,用我的泪水感动上苍,
   
让母亲能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让我今生多陪伴母亲一些日子,直到她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让天地明白我对母亲的敬与爱,让母亲能感受我无尽的思念和牵挂,
   
妈妈,我望北而泣,我望北而叩,祝妈妈新春愉快、快乐平安........

   
妈妈,我想你,我爱你,我会用自己的生命来爱你,象你用生命护着我一样........
   
妈妈,我象当初你离开我时那样跪在地上,哭泣....
   
因为和你和我现在一样,都是因为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