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 中人社区 > 团队引导师赵磊的空间 > 博客
赵磊:和管理者分享三个关键词:有效、系统、聚焦
2019-02-11 13:01:04 | 管理者 , 有效 , 系统 , 聚焦

       2019年的经济形势,对各级组织来讲压力都很大。但我认为无论组织面临什么样的情境,管理者只要能够围绕有效、系统、聚焦做文章,就一定可以走出困境,得尝所愿。

        林语堂曾经用份数来模拟种族的公式:其中中国人是“现实四份,梦想一份,幽默感三份,敏感性三份 ”。现实四份代表了中国人有深厚的现实主义,所以中国人总是喜欢问“管不管用,有什么用?”的问题。关注的是解决方法的有效性。国人还习惯于把非目的性东西都排除在外。梦想只有一份的结果,就是中国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会在单一哲学观点、宗教、信仰、派别上特别投入。在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由于不知道哪一个真正有效,总是会把所有的神佛都拜了。

       不得不说,这个比方还是挺形象的。

       很多管理者遇到问题时,总是迫切希望找到一套立竿见影解决问题的工具或模型,四处寻医找药,却很少有人去主动思考:在我的组织中,问题为什么总是频繁出现?新的工具真的有效吗?过去曾经推崇倍至的方法,由于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很快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那么,新的工具、方法就能够解决问题吗?其实,即便找到促使其它组织成功转变的有效工具,也不一定是适合的。甚至对于你的组织来讲,可能还是致命的模型。


有效:关注工具背后的经营哲学与管理理念


       当管理者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问题怎么办”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关注于有哪些方法能快速解决问题,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效果上,却忽略了工具背后的经营哲学和管理理念。这也导致许多管理工具,都被管理者误读了。

       很多组织希望把阿米巴模式复制到自己的组织里,但成功的却不多。原因在于,管理者的关注点只是集中在“关键核心环节”,却没有认真反思其背后的经营哲学才是真正的精髓。

  •        使员工认同正向的企业文化;
  •        让自主经营管理的员工,能够核算自己的单位时间附加值;
  •        自主经营的高效管理,支持管理者和现场员工的快速决策;

       认真分析可以发现,这三点才是阿米巴模式的成功之道。如果这样的经营哲学能被其它经营模式所采纳,估计也会有不错的业绩表现。

      再有一个例子是“OKR”。很多伙伴认为OKR是可以取代KPI的新绩效管理工具,这又是一个明显的误读。其实,OKR只是一个目标管理工具。

       问题出在管理者对于“目标管理”是什么,存在着很多误区,似乎“目标管理”是与“绩效考核”是一体的。因此,在有些管理者看来,目标管理就是绩效考核,就是要把任务量化分解,转化成KPI值。

       实际上,德鲁克在首次提出“目标管理”的时候,就明确表达了“目标管理”,是通过目标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而不是一种绩效考核的工具。对于“目标管理”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目标管理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制订,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目标管理是参与式管理的一种形式。

       所以说,真正有效的工具,背后都有其要表达的经营哲学或者管理理念所支撑。因此不能忽略这些理念而单纯地看某种工具的应用。如果只是偏重于工具,而不考虑理念,必然不会有效。


系统:整体性、文化、理念决定了工具的适用性


        去年年中,和一家集团HR负责人对接高层管理者的培训需求。他们期望集团下属的二级总经理、副总经理,通过学习掌握变革的理念和工具,并用六个月的时间在自己部门践行,而且希望通过他们的践行,反推集团总部的变革。

        HR负责人强调了希望学员能够理解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9年面临国外竞争对手大举进入中国)。同时强调学习工具的重要性,是为了保证学员未来在变革项目中少犯错,降低变革成本。听起来是很不错的项目策划。

       在参训学员参加的调研讨论会上,我们发现学员们更关心以下的问题,他们认为这些才是推动组织变革更重要的因素,而不仅仅是学习什么工具:

  •        集团对于二级部门开展变革的期许如何?
  •        集团对于二级部门未来开始的变革包容度如何?
  •        在过往的企业文化中,对于变革的理解与支持度……
  •         …………

       所以,指望通过学习更多工具,来解决当下问题的思路,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更何况,任何一个组织当下所面临的问题,都不是突发的,而是诸多因素积累渐变构成的。因此,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能单独依靠工具完成,而是受组织文化、价值观、理念所影响。管理者技能提升固然很重要,但在这个过程中,更迫切的需要系统整体的响应、支持,才能产生更加有效的影响。


聚焦:集中资源办大事


       最近几年一直主持战略落地工作坊,有一个特别强烈的体会。很多组织都反馈:各部门只盯着自己的KPI,而忽略公司整体目标。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状况倍出,对内会推诿责任不清、流程不明、沟通机制有问题,对外讲是公司之间有部门墙需要拆除。

       实际上在我看来,最根本的问题是从领导层开始就没有搞明白“是什么”,各部门负责人也没搞明白公司的目标“是什么”。我每次都会邀请他们认真思考两个问题:

  •       我们全年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是什么?
  •       围绕这个目标,全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当全员都能够聚焦于一个答案的时候,自然就会把焦点转移到公司整体战略上。做为领导层,有责任让所有人知道,团队成员一起是在做一件事,而不是大家各做各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努力都要为最核心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只有让所有人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才能凝心聚力生发出“怎么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组织,在最困难的时候反倒效率最高的原因之一。因为到了那个时点,他们知道活下去是唯一的目标,其它都不能阻碍这个目标的达成。于是资源集中倾斜、团队再次凝聚,目标最终达成。

       这就是“聚焦”的功效。聚焦于目标的同时,自然就汇聚了资源,成功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

      在组织中,很少有人会主动提到“聚焦”这个理念。因为人性都是希望让别人知道自己做了很多工作,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企业想让客户知道开发了很多的产品,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服务,以展现自己的实力;美其名曰:“总有一款适合你!”,其实是聚焦的能力差。

     “聚焦”从一定程度上是和人性相反的。所以,如果要去践行这个理念,必须要对它像宗教般的执着,才有可能成功。

        在企业界,因聚焦而成功的组织有很多。当年的雅虎除了搜索引擎,还提供了一百多个不同特色的功能,表面看风光无两,却也埋下了失败的伏笔。与之对照,谷歌坚持只提供一个搜索功能,市值却达到了7752亿美元。其它组织也是一样,特斯拉、苹果、脸书、阿里巴巴都是榜样。

       这些组织的成功告诉我们,扩张不一定让你成功,但聚焦、聚焦、再聚焦,却可能让你集中优势资源,服务关键客户。因为你并不是在市场上获胜,而是在消费者心智当中获胜。


       新春伊始,我有效、系统、聚焦三个词提炼出来,分享给管理者、培训负责人。一方面希望在人才培养计划落实的过程中,真正从战略角度出发,从以终为始出发,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和伙伴们的交流中,有更高效的产出。组织中我们看到的所有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虽然解决起来很难,但只要坚持围绕有效、系统、聚焦,就一定可以克服和解决。(本文完)